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起初购买了大纲,简略地浏览一遍便耗到了9月底,这时我才开始边听课边记笔记,清晨也会抽空翻阅。大纲初次阅读无需过于细致,毕竟耗时颇多,主要是重温高中知识并初步理解。记得笔记越积越多,压力也随之增加,但到了9月底,大纲看完并配合着做了1000题后,解题速度提升,紧张感也减轻了。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成,多数人都在同一时期起步,关键是要每天都专注地学习。1000题从10月开始做,单选与多选同时进行。11月则专注于回顾1000题的错误题目,并提炼出关键知识点。至于《精讲精练》,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它太厚重,且公共课程的要求并不算太高。接下来是八套卷和四套卷。我只做了八套卷的选择题,由于时间紧迫,大题部分就未涉及。四套卷我留到最后两周才动手,考试前四天才开始背诵大题,直到考前一天,我才勉强背完一套半,真是背到泪水涟涟。第一轮背诵结束已近晚上11点,再过一轮已是午夜12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如果你易感到焦虑,建议提前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书大家就以手头买下的单词书为主就可以,但是要分清考研的重点词汇哦!单词书里面应该都有提醒而且在下一阶段里面也会有这方面的学习!文章模式推荐大家看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读》,里面的模式是一篇英文文章,然后有中文翻译和难点词汇的讲解,总之我觉得对于入门来说还是比较管用的!考研英语除了考细节题之外还有的是考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以我推荐大家在第一遍看文章的时候练习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细节方面的问题自然就需要大家认真看文章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并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记忆年代、事件的课程,更是一种理解过去,洞察现在,预见未来的能力训练。它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到现代的世界历史,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入的理解力。在复习时,我将整个世界历史按时间线进行梳理,构建起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迅速定位。
对重要历史事件,我采取了深度阅读的方式,凭查阅多本教材和学术论文,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的转变,这些都需深入挖掘。
,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常常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并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去解析。例如,在研究殖民扩张时期的历史,我会考虑其背后的资本积累需求,以及这对原住民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论述题是历史学基础的重要部分。我建议大家多做模拟题,练习如何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观点。每次写完后,我都会反思,看是否遗漏关键点,逻辑是否连贯,这有助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调的是持续性学习。历史学科更新速度快,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我定期关注学术动态,阅读最新的期刊文章,保持知识的新鲜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