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资料也就是课本及课后习题,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十年真题,660题,题目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不要只顾看解析,做的过程尽量按考试要求来,工整书写养成习惯。全书、讲义都很经典做一遍是不行的,必须吃透了,大家应该知道一本书看5遍跟五本书各看一遍的效果是不同的。真题必须认真研究,每套题上的考察点都要清楚,把不会的、有疑问的、有新想法的用不同记号标记,方便第二遍的复习用。真题研究完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做做模拟题,像4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在十月份时,我启动了真题训练,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到了十一月,我开始专注于背诵作文,并逐步操练其他的题型,包括新题型、翻译以及完形填空。当然,阅读理解的练习不能间断。对于作文,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不便多加评论,尽管有人说依赖模板可能得分不高,但如果全凭自己写却又错误百出,情况只会更糟。我的推荐是,别死记硬背模板,而应挑选精彩词汇和句子,融入个人的理解,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升级版来记忆。至于英语学习,我不主张做模拟题,因为其质量和题目设计与真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专心致志地研究真题才是最佳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基础。例如,要理解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经典理论,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重点。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建议大家多阅读各类企业的实际案例,如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案例,凭分析这些案例,加深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尝试自己模拟编写案例,这样既能锻炼思维,也能提升答题时的逻辑表达能力。
再者,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和战略管理是考试的难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比如SWOT分析、PESTLE分析等工具,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对这些复杂的模型,我会推荐用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既直观又便于理解。
复习过程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你了解出题者的思路,熟悉题型,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我强调的是,虽然管理学知识繁杂,但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保持对管理学的热情,结合实际生活去思考,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既有趣又有收获。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好的作息,保证身心健康,这样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