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既漂是谁?百年前他设计了国美校舍与西湖博览会

刘既漂是谁?百年前他设计了国美校舍与西湖博览会

2025-01-05 动态更新

刘既漂(1901-1992年),1921年留学法国,1925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1928年国立艺术院的创建者之一,任图案系主任,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的总设计师,其艺术是对“中西调和”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

2025年1月4日,展览“东方斐帝亚:刘既漂设计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对外展出。此次展览是首个刘既漂个展,共展出400余件展品,呈现其设计艺术创作与思想。据悉,多数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

刘既漂(1901-1992),原名刘元俊,兴宁市叶塘镇留桥村人。1917年从兴宁县立中学毕业,翌年前往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1921年留学法国,1926年学成归国。受政府委托,他与同时从法国归来的林风眠在杭州创办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中国美院),林风眠任校长,刘既漂任图案系(设计学科的前身)主任。

刘既漂

刘既漂与法国友人在沙特尔教堂前合影

刘既漂于1919年赴巴黎学习绘画.1922年进入巴黎高美,后转学建筑。1924年,他在参与创办“霍普斯会”的同时,还创办了首个设计类海外艺术家学会“美术工学社”。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上,刘既漂是中国馆的总设计师。1928年,他与林风眠等共同创建了中国首个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任图案系(设计学科的前身)主任,并负责罗苑校舍的改造设计。他是近现代博览会之最: 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总设计师.刘既漂是中国20世纪初设计、建筑、策展等多个领域的先驱。1928年,林文铮曾评价,刘氏以画家的底子而集建筑的大成宜乎他能兼长于装饰图案。他的作风处处都在表现沟通中西艺术的精神。东亚未来之新雅典应当有待于东亚之新“斐帝亚”。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以刘既漂的艺术生涯为主线,通过六个部分展现了他在多个领域的艺术探索和成就,以刘既漂在法中三次重要的展览会上的创作为节点,描绘了他艺术身份的变化叠加和艺术思想的成长。展览同时呈现了中国现代设计探索与法国现代设计之间的同频共振以及刘既漂的设计思想与中国现代设计主流取向间的异同,显示了其在设计史上的独特位置。

展览以“志趣转向:巴黎高美的学艺青年”单元作为开端,聚焦于刘既漂在巴黎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也聚焦于他从绘画到建筑的兴趣转向,探讨他将美术、建筑与装饰艺术融合于一体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一战之后,大批中国留学生前往法国巴黎,进入巴黎高美学习,他们所追寻的是绘画、雕塑、装饰艺术、建筑为一体的共和国“美术”系统。要理解刘既漂日后的艺术历程,就必须更好地理解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为中心的法国学院美术教育体系。

淘江米包粽子,安德烈·克罗多,1927-1928,13*12cm,绘画(水墨),杰奎琳文化艺术藏品

示巴舞女,安托万·布尔德尔(Antoine Bourdelle, 1861-1929),1921,22.5*12.5cm,绘画(水彩),杰奎琳文化艺术藏品

“大美术观:霍普斯会与美术工学社”单元通过1924年斯特拉斯堡中国美术展览会,展示了刘既漂的绘画和设计如何融合东方美学与法国现代艺术,以及他推动纯粹艺术进入日常生活的设计创造。1924年,在蔡元培先生的推动下,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青年们在法国举办了一次中国美术展览。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还展示了现代的艺术作品,而现代展品部分主要由留法中国艺术青年自发组织的两个团体提供,分别是专研美术创作与学理的霍普斯会、专研实用美术的美术工学社。

刘既漂作为霍普斯会的秘书长和美术工学社的创办者,是这次展览的组织者之一,他为展览设计了海报、编纂了图录。作为霍普斯会成员展出绘画作品17幅,还代表美术工学社展出了玻璃花瓶等实用艺术作品。虽然刘既漂在此次展览上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位画家,他展出的绘画作品数量仅次于林风眠位居第二,但其艺术创作从绘画向设计延伸的趋势已经显现。中国艺术家的这次展览恰恰契合了当时法国艺术界的两种趋向:一是在审美和工艺上转向异域寻找灵感;二是纯粹艺术与应用艺术的融合。

烧瓶,莫里斯·马里诺特,1926年,玻璃,8 * 11.5 * 17 cm,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收藏

《建筑》,路易斯·苏,安德烈·马雷,1921年,37 * 52 cm,纸本,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文献中心收藏

1925年1月“VOGUE”杂志封面设计,乔治·利帕,1970年,35 * 60 cm,私人收藏

1925年的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是法国政府举办,展现法国在建筑、室内、家具、时尚等各类应用艺术上的先进成果的一次世界博览会。该博览会要求所有参展作品都要采用新的设计风格以回应时代的发展,此次博览会也成为各种现代设计探索的“竞技场”。

当时的法国,并没有被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涌现出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简单同化,而是希望探索出一条继承传统与启迪未来同在的、延续法国设计品质的现代设计之路。1925年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是这些现代设计探索集中展现的舞台,这些设计作品带有强烈的艺术家个人取向,展示了多元碰撞的时代新风格。并将“装饰是不是罪恶?”这一设计史革命性问题的论争推向了高潮。

巴黎装饰艺术与工业博览会海报50年纪念海报,罗伯特·邦菲尔斯,1925年,30 * 65 cm,纸本,私人收藏

刘既漂设计的中国馆展览手册,刘既漂,1925年,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刘既漂在这次博览会上的艺术身份彻底从绘画转向了设计,他以中国传统的“龙凤朝阳”图案为原型,结合现代的几何形式语言设计了中国馆的门头、展览手册封面以及玻璃艺术品。第三部分“‘大同’时代: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和中国馆”讲述了他以中国图案为原型融合现代几何形式语言的探索。

刘既漂设计的中国馆大门,刘既漂,1925年,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凤纹瓷盘,刘既漂,1970年代,刘既漂家族档案馆收藏

1927年秋,留法8年的刘既漂回到中国。他将法国所学带回国内,希望能够在中国的设计界大展拳脚。幸运的是,回国不久刘既漂就遇到了一个实验自己设计理想的绝好机会——1929年西湖博览会。他作为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会艺术股主任,带领刚刚成立一年的国立艺术院图案系师生,通过300余张图纸,描绘了中国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绘画、建筑、装饰三者的融合体现在刘既漂的“美术建筑” 上。而西湖博览会就是刘既漂“美术建筑”的代表之作。展览第四部分 “总体艺术:西湖博览会”由刘既漂在西湖博览会中的作品切入,展示了他的设计从二维拓展到三维,并创造系统视觉设计的新篇章,并且展现了他对现代设计与地方元素融合的深刻理解。

西湖博览会音乐亭草图,刘既漂,1929年,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艺术馆、卫生馆、革命纪念馆、丝绸馆、问询处、第一电影场、博物馆前后门、音乐亭、特种陈列馆、教育馆模型共11个,比例:1:50,SLA树脂3d打印,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西湖博览会大门头模型,比例:1:50,木材、SLA树脂3d打印等,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西湖博览会筹备特刊,刘既漂设计封面,1929年,16 * 24 cm,纸本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收藏

在蔡元培先生的引领下,曾经在巴黎并肩奋斗的留法艺术青年们又齐聚杭州,为创建一所中国的现代艺术圣殿而战。刘既漂利用自己专业所学将昔日的旧园墅改造成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新艺宫。这群怀有相同艺术理想的青年们在这里一起教学、一起创作、一起生活。“同道嘤嘤:国立艺术院的设计先声”单元回顾了刘既漂在国立艺术院的早期设计教育实验,讲述他将设计教育与社会美化相结合的过程,以及他在图案设计与美术建筑方面的贡献。

国立艺术院时期的罗苑(刘既漂改造后),1928年-1929年,6 * 17 cm,照片,私人收藏

罗苑老校区模型,比例:1:100,木材、亚克力、SLA树脂3d打印等,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模型小组

丁玲著《在黑暗中》封面,刘既漂,1928年,16 * 24 cm,纸本,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文献中心收藏

客厅室内设计图,刘既漂,1928年,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刘既漂南京自宅——颐和路11号模型,比例1:150, SLA树脂3d打印。

最后一部分 “尾声:无尽的乡愁”追溯了刘既漂自1947年远走美国后至去世前的设计及绘画,反映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身在异国对家乡的深切思念。1947年,在动荡的时局中,刘既漂远走美国,自此远离了他的同道、失却了他的土壤。1960年代,年逾花甲且经历了破产的刘既漂重新争取到了一个作为建筑设计师工作的机会。此时的美国,正值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对装饰艺术的重新研究。相较于设计史方向的多变,刘既漂则一直在坚持寻求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暮年,刘既漂又回归了他艺术的起点——绘画创作,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国画和瓷画家。1992年,带着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刘既漂在美去世。2024年,他的后人黄美芳女士与黄马修先生遵循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回了家乡梅州安葬。

花朵,刘既漂,1960年代,53 * 43 cm,纸本,刘既漂家族档案馆收藏

西湖的荷,刘既漂,1975年,资料来源:刘既漂家族档案馆

注:此次展览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装饰艺术运动诞生百年而推出,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承办;刘既漂家族档案馆、杰奎琳文化艺术、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中心协办。

展览将展至2025年4月15日。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刘既漂是谁?百年前他设计了国美校舍与西湖博览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