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当然不能忽略肖秀荣系列,它们是必备的。风中劲草是一本极好的资料,全书满载知识点,我在后期频繁研读,反复翻阅多次,对提升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红宝书虽然内容全面,但重点不够鲜明,还存在不少错字。至于任四,错误颇多,其选择题出题风格独特。我在这门课程上下足了功夫,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无出其右,每天至少花费半天时间学习,最终我的选择题做得相当出色,然而分析题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得分让我有些尴尬。因此,我不希望给大家带来误导。我只想分享几点体会:坚信积累会产生质变,多阅读风中劲草,不必强行背诵,关键是熟悉,做选择题时能辨识出来即可。对于政治这门课,稍加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想要得高分恐怕不易。
肖八出版后,我会开始做肖八的选择题,每完成一套,我会将不熟悉的知识点记录在封面空白处,掌握后标上标记,在考试前再次复习这些知识点。在我看来,政治的选择题至关重要,因为大家都背大题,相差不大,而选择题则可能轻易拉开差距。因此,要特别关注纪念年份的事件及其关联人物,大纲修改涉及的考点,以及重要的知识点。我在考前把这些要点提炼并熟记了一次。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注重精髓而非表面范围,我要指出的是,这些资料(例如双李、张宇、汤家凤、杨超等)都致力于培养你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应该专心在某个学习计划中持续操练,以增强你的解析问题技能。我反复研读了张宇的18讲三次,9讲则两次。在这个过程中,记笔记同样关键,你必须亲手整理,自我归纳,确保填补知识空白,不能忽视任何一种题型!从十月份起,你应该开始接触数学的真实试题,同时结合18讲和笔记同步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作文书中包含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的必备范例。我通常在清晨六点半前往食堂,然后利用这个时间段一直背诵到八点多。初期,我每天都熟记一篇小作文,每隔一天则攻克一篇大作文,两者并行进行。进入复习第二轮时,我会在背诵完一篇文章后立即默写一次,连同标点符号都要求精确无误。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至于某些教师宣称的预测作文题目,我个人并不抱太大期望,关键还是在于熟记这些范文。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你也可以尝试根据译文自己动手写出英文版本,再与原文对比。我大约将作文背诵了十次左右,到了考试时写作文,几乎无需过多思索,就能自如地运用记忆中的句子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牛顿三定律,这是力学的基础。你需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预测其未来位置等。深入理解力的定义,知道力如何引起物体的运动变化,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凭矩和平移进行描述,这些都是基本功。
振动和波动理论是理论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掌握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如简谐振子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如何计算周期、频率和振幅。波动理论中的波长、频率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也需熟练掌握。
再者,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也是理论力学的重点。无论是保守系统还是非保守系统,都需能够凭分析动能、势能和内能的变化,来理解和应用这两个重要的物理原理。这对解决复杂动态问题,比如碰撞问题或航天器轨道动力学等问题,极为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尝试自己解题,不是只看答案,这样更好地理解物理过程。利用实例和模型来辅助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用弹簧振动器模拟谐振动,或者用行星运动解释开普勒定律,都能帮助深化理解。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非常有效的策略。你选一些经典题目进行反复练习,或者参加模拟考试,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团队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凭讨论和交流,可能会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