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只要掌握了方法,理科生也可以轻松应对政治考试,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大家要理性对待市面上所谓的押题参考书,声名鹊起的肖秀荣教授今天也只押到了一道半题,学生们一片唏嘘,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权威就是每年出版的红宝书了,不跟风,不盲目,通读大纲是你复习政治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一般大纲要至少通读三遍,然后结合做题加深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做政治的历年真题,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每年考试的题目都有个套路可言,关键是要理清批卷老师的给分点,掌握答题的一般性语言,过程虽然痛苦,但是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到考试的时候应对考研题目会轻松很多,不会将希望都放在押题名师的身上,命题组现在很重视这个问题,将来能押中题目一定会只减不增,所以要增强自身自主答题的能力,从容应对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七月底起,我每日清晨必去图书馆先投入半小时背诵单词,依据清单逐个击破。七八月间,每日平均消化两至三个清单,若遇到陌生词汇量较少的情况,我会选择多学习一些。初期阶段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因此勤奋背词至关重要,这样后续做真题时能更流畅,尤其是那些常考词汇,必须熟记于心,因为它们常常在试题中反复出现。与此同时,八月中旬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每周坚持两套。真题无疑是提升英语分数的关键,整个备考期间,至少要完整做三遍,并且对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其中对复杂长句的剖析及额外知识点的拓展最好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温习。我的英语作文复习启动得相对较晚,直到十月中旬才开始。起初是背了又忘,反反复复,过程颇为煎熬。背完后我会尝试默写,再找不同题目自行练习写作。随着练习的增多,我逐渐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语句和模板,考试时就能灵活运用,切忌全文依赖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戏剧影视理论,这是一门需深厚人文素养和理论基础的科目。它涵盖了戏剧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电影的美学、叙事结构、符号学等多方面内容。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好基本知识点,例如戏剧的五大要素(剧本、演员、导演、舞台设计、灯光音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电影的叙事技巧如蒙太奇理论。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阅读经典的戏剧和电影理论著作也很重要,比如巴赞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或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它们能帮助深入理解和解析作品。
戏剧影视专题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可能涉及某个时期、流派或者特定导演的作品分析。我通常会选取一到两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或者某位大师如伯格曼的电影风格。对这样的专题,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形成自有的观点,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论述是非常关键的。定期撰写影评或剧评,锻炼自己批判性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习惯于做笔记并整理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凭模拟试题,了解出题人的思路,提升答题速度和质量。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戏剧和电影的热爱,因只有真正喜欢,在枯燥的理论中找到乐趣,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独特的洞察。持续的实践也很重要,观看大量的戏剧和电影,尝试从理论角度去解读和评价,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且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