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与多选题主要考察的是大纲所涵盖的知识,偶尔会涉及一些时事。大纲是掌握具体信息的关键,我可以保证,它绝对是核心所在。你只需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各个章节的重点,毕竟在政治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哲学部分稍显深奥,但大纲已经清晰详尽地列出了大部分内容。你的任务是反复阅读,逐渐熟悉,接着按照重要性记忆。后期,推荐尝试自行梳理每章的框架,用不同层次的括号标注重点,这样能帮助你理解知识结构,并能根据这个框架复述每一个知识点,这就是将书本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的过程。这无疑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
对于主观题,首题通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要求用理论解释实例,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遵循大纲,这是固定的答题模式。接下来的题目可能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治理、改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道德与法律等主题。解题方法是首先读懂材料,迅速找到大纲对应的点,结合材料内容阐述,进一步结合现实进行拓展,并加入个人的观点。
考研数学方面:
用张宇的18讲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练习题用李永乐的660和张宇的1000题。基础特别差的可以看一讲视频看一讲书本内容,再做一下1000题的A部分。线代讲义也是这个节奏。争取6月到七月一个月看一遍。七月到八月着重理解定义、定理,我觉得非常受用,尤其是后来做题遇到难题时,从这些定义一类的知识入手,反而更容易做出来。八月到九月开始做660和1000题剩下的部分,九月上半月把这两本书的不会的题再看看,下旬就开始做真题。用张宇的30年真题大全解,把30年真题从头做一遍,快的一天一套,慢的三天两套,做完一定要将不会的整明白。前十五年的不用掐时间,后十五年的尽量掐一下时间做,从十月中旬开始做后十五年的题第二遍,到十一月中旬开始做模拟题,还有做很多拔高题目,还会有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讲解,然后我又做一了张宇的8套题,有时间再做一下4套题,考前3-5天左右要全真模拟一下,买上答题卡掐时间做模拟题或做过的真题都行,练的是准确度和考试氛围。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至关重要!如果不掌握词汇,你将无法理解含义,更别提解题了。在一战期间,我从三月到六月专心致志地研读了红宝书,之后的学习变得相对容易,逐步加快复习速度,从每月一次,到二十天,再到十五天,依此类推。一战总共背了七遍,二战则是三遍。考研的过程中,背单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记不住的词,可以记在小巧的笔记本上,避免携带厚重的词汇书,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至于单词书的选择,不必过于纠结,内容大致相同,无论是绿皮书、红宝书或其他版本,挑选一本,坚持从头背到尾,效果必定相差无几。我在十二月份报名参加了六级考试,便是如此实践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业设计命题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技能考核,更是对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的全面考察。你需理解,设计不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功能性和人性化。深入理解和掌握人体工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知识点将帮助你在设计中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可行性。
设计过程中的调研和分析能力也不可忽视。你需学会如何凭市场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运用设计思维进行问题定义,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这一部分需大量的实践训练,你尝试参与一些小项目,从实际操作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动手能力和绘图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Sketching是快速表达设计想法的重要工具,CAD则能设计更精确、更具专业性。这两项技能都需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模型制作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设计,虽然不一定是每个设计都要做实物模型,但至少要有这种意识和能力。
设计提案的呈现方式也非常重要。一份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要设计出色,也需能够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出来。这就需你掌握一定的展示技巧,如PPT制作、演讲表达等,评委能够一眼看出设计理念和创新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并分析其成功之处。找到一个好的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会对你有很大帮助。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不怕失败,勇于尝试,你会在实践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