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初启动复习,我首先抽出空档把上年的大纲解析浏览了两遍,专注近代史部分。接着,我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肖秀荣的1000题,尽管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使用铅笔硬着头皮上阵。完成第一轮后,我转向大纲解析,这次我更有目标性地阅读,特别是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计划留到最后冲刺阶段再背诵。)这时,肖秀荣的背诵手册出版了,我便将其作为辅助资料,继续攻克1000题,持续反复练习错题。最后,我仅购买了肖八和肖四的预测卷,在最后关头全力以赴地背诵肖四。幸运的是,肖老先生不负众望,押中了一道半大题。政治成绩往往带有不少偶然性,但无论如何,充分准备总是正确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我已经反复研习了大量的历年真题,具体次数多到记忆模糊。起初是整套试题练习,之后按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三个部分分别攻克。尤其是线性代数和概率,你会发现从十年前的题目开始,它们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命题模式。这时,你需要去深入分析和提炼这些真题的知识点,这是极其关键的步骤!随着不断刷题,你的解题速度自然会提升。我的参考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者你可以选择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张宇的PDF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660题和张宇1000题(可选做),以及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数学,现在就应该着手看张宇的18讲了,不要再拖延了。虽然第一遍可能会感觉有些艰难,但绝对值得投入,这本书真的非常好!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不会背单词的,总觉得枯燥没有盼头,但有些同学是愿意跟朱伟的恋恋有词或者其他老师背单词,方法各异,我简单介绍我的。我从一开始就做真题的阅读,从九几年的题开始做,刚上手真的看不懂,几乎全错,自己也会受打击什么的,但是这个时候正确率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可以大致了解考研英语的题材和体型设置以及重复率很高的词,当词出现在情景中更能给我留下印象。每天一篇很细的扣下来,进度很慢但是不需要急,会越来越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这部分的重点在于理解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均衡、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模型,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因很多概念都是凭数学工具来表达和分析的。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GDP、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对这些模型,不仅要知道其构建原理,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和预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是关键。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进行有效的推理。记忆则是为了能够准确地表述和应用这些知识。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巩固理论,提升解题能力。参考历年的试题,也做市面上的经典教辅资料,例如曼昆或萨缪尔森的教材后的习题。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能帮助深化理解。凭与同学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自有的盲点,这往往比单独学习更有效。
阅读经济学家的文章或者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报告,了解学科前沿,提高理论素养,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