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新学期伊始,我着手准备复习政治,购买了肖秀荣的全部教材。精讲精练主要涵盖理论知识,然而初次通读后,我却感到困惑,仿佛在问自己:“讲了什么?”原来,由于内容繁多,一次阅读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发现周围的同学也都有同感,所以如果你同样觉得难以理解,不必过于焦虑。对于那些政治基础知识较弱的人来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至关重要。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实可以略过,直接进入后期的背诵阶段。政治领域里常言道:“得多项选择者,得天下!”多选题的分量不容忽视。单选和简答部分大家的差距不大,胜负关键在于多选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多加练习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再强调一遍,是多选题!我当时反复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此外,政治还包括时事政治,这部分关注国内外最新动态,如国家政策、方针及重大会议等。我还参加了冲刺班,老师划出重点,传授答题策略,对这方面有所帮助。到了复习后期,市面上会出现多种模拟试卷,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今年他的预测命中率颇高),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并且可以直接背诵答案。蒋中挺的五套卷也有预测到一些题目,所以不妨一试,多做题总有益无害。其他像任汝芬四套卷和其他教师的模拟卷也是不错的选择,依据个人需求选取。顺便提一句,政治大纲实用性不高,无需购买。我想推荐“风中劲草”,它将知识点归纳得很到位,适合直接背诵,尤其适用于应对选择题和部分简答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关键在于记忆,但不必太早开始,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自九月起,我逐渐开始了真题练习,这个过程仿佛解锁了学习的新境界,我的准确度显著提高(虽然长时间的复习带来不少煎熬,但请务必保持毅力,因为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见证不可思议的转变)。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直沉浸在真题的海洋里。一旦在解题时遇到困难,我就重温课堂笔记以寻找答案。特别提醒,在研读阅读理解时,对于那些令你感到陌生的词汇和短语,记得要从文章和选项中挑选出来,记录在你的笔记本上,并亲自查阅字典理解其含义。同时,在背诵单词的过程中,可以顺带记忆这些词汇,因为它们很可能属于高频词,频繁出现在历年的真题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运输经济与政策以及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例如,交通规划需理解城市交通的需求预测、路网设计等,交通工程则涉及到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控制等内容。对运输经济与政策,需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原理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逐节地研读,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你整理思绪,强化记忆。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对每一道题,不仅要追求答案的正确,更应深究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可能的话,参与一些实际的项目或者案例分析,会你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再者,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的热点问题。凭阅读学术期刊、参加研讨会或者网络论坛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惑,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在复习的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对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持久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