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前要先看看往年的真题(我是后来才看的,现在想来还是复习前看比较好),然后就是看大纲和任汝芬的序列一,边看边做序列二。后来觉得看序列一不是很好,就只看大纲了。我认为没必要看序列一,但序列二的题要做,主要是做里面的选择题,分析题我都没怎么看,做选择题是为了知道哪些可以作为考点,这样再看大纲的时候更有主次。大纲我反反复复一直在看,看了几遍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每次觉得哪里不清楚就翻开看看。我从九月一号开始复习政治。我把红宝书(即大纲解析)这本书当小说似得,津津有味很仔细的看了两遍多,每一遍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十月份风中劲草出来后,我放下了红宝书,因为实在太啰嗦了,考试嘛,还是要抓重点。每次做1000题都要在答案附近把自己上一次做错的选项写上去,下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我的1000题扎扎实实地这样做了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大概浏览完课本,我就得着手全面学习了。此时再看全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哦,这个概念在课本里接触过,那个技巧运用的背后隐藏着某个原理,初次学习时就有这样的领悟。第一次通读课本时,我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需要提升的是技能的娴熟度。这一时期主要以刷题为主,虽然题量不算太大,但也迅速地完成了。11月起,我开始进行真题实战演练,规定自己每日解决两套,一周下来历年真题便全部覆盖。不过,重要的是填补知识空白和纠正错误,有时我在这些方面投入的时间甚至超过做题。紧接着,我立即重做了历年真题一遍,依旧选用李永乐的资料,并且在此过程中再次回顾了一遍复习全书,专注于错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夏日假期中,保持阅读和词汇的学习至关重要,这两项构成了考研英语学习的主要难题,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随着暑假的落幕,我转向了翻译的学习,并开始逐步复习这一部分。这同样是为了阅读理解的提升打下基础。翻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沉淀的技能,指望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一个月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建议每日分析几条复杂长句的关键点,再翻译两个句子,花费约半小时,这样的日积月累,既能提升你的翻译技巧,也会极大地促进阅读理解的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力学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多个领域。对静力学部分,理解力的平衡条件至关重要,无论是三力汇交原理还是力矩平衡,都需能够熟练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了解并掌握约束类型和约束反力的求解也是关键。
动力学方面,牛顿三定律是分析运动问题的基础,达朗贝尔原理和虚功原理则是深入理解动态问题的重要工具。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能够将物理现象转化为数学模型。
材料力学则更注重于应力和应变的关系,胡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基础。屈服准则、强度理论等高级概念也需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处理弯曲、扭转、剪切等问题时,要能灵活运用截面法和叠加原理。
学习工程力学,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每一条定理、每一个公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物理背景,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找到解决思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我建议大家多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来提高自有的解题能力。要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每次错题后都要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学习的乐趣。
保持好的心态是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去克服,有信心去战胜。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