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两年最不担心的事情,第一年只用了肖秀荣的几套卷,还有历年真题。我前半段做了数不过来的选择题,能找到的2000年后的题基本都做了一遍(选择做着也快,这是想得高分必要的积累,虽然我的也不算很高)。后半期我边看易错或者已错的选择题,边看大题材料。我的办法,不论什么基础,就是买来肖和任的题,对比分析他们的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的分析角度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对照马哲教材的不同章节点,都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分析点。你本着找到答案不足的目的去看,本身视角就会比较高,记忆的反而会更多。另外,高中政治一直在提的方法论,我可以告诉你们,是必考的,就算肖秀荣都不承认,但我要告诉你,必考。也许你有时候做多了卷子,看多了主观题答案,会发现,好像一个事例,好多好多分析角度和方法论都可以用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么没错,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建议就是你能联想到的方法论和观点,全都列出一点,写到卷子上就好。我们的政治考试,你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答跑偏啊,是不是答了6、7点有可能有一两点跑题啊?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判卷人只怕你答的不饱满不立体,不会因为你联想到的知识点多而扣你分。最近几年考研政策的趋向,就是想给考生更大发挥的自由,看出来这个趋势,你自己的复习应该更能得心应手。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到了暑假,复习进度格外高效。对于课后练习,我会挑选部分题目来做,并非全部完成。五月份进入复习全书阶段,做完一轮后,我发现有些错误本可避免,有些则是我真的不懂,于是做了标记,并在第二次复习时专注于解决那些难题。七月份,我回顾之前的笔记,自我提炼了数学知识,以构建一个明确的解题思维框架,这样在面对问题时能更清晰地理解其考查点。八月份我开始刷历年真题,某些年的题目颇具挑战性,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重做了一遍,并深入探究各年试题的模式,自己进行了归纳总结。十一月份,我购买了模拟题,难度较大,我建议尝试,但不必太在意正确率,关键是要理解解题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不同于我们常经历的四六级考试,所以即使你在四六级上未取得佳绩,也不必对未来感到失望或承受巨大的压力。英语复习并无速成之法,但我们可以巧妙运用手头资源,深入理解和吸收知识,持之以恒地学习,进步会在不经意间显现出来。在考研英语的早期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攻克词汇。可以在网络上购买一本词汇书,然后在闲暇时刻进行学习。记住,不要机械地硬背,而是要激发你的创造力,将单词联想成生动有趣的图像,尝试将其放入不同情境的句子中理解,甚至自创句子并大声朗读,这样能更好地感知单词的韵味。此外,初期备考时应重视复杂长句的积累,反复朗读,解析其结构,揣摩其特点和含义,以此提升英语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至关重要。我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生物学基础,尤其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学习中。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如何工作,以及这些基本过程如何被技术应用和影响,是我备考的核心部分。
工程原理和计算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这包括电路理论、信号处理、材料科学等。我建议凭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因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往往需实践操作。熟悉并能灵活使用MATLAB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也很关键。
再者,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知识也不能忽视。我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关于生物传感器、生物影像、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这不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主动学习”是最有效的。这意味着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是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甚至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参与相关课程,深化理解。
复习策略也很重要。我采取了“分散复习”的方法,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复习前的内容,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会定期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并按结果调整学习计划。
保持好的身心健康也是成功的关键。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保持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