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直到16年的暑假我才着手准备复习。初期阶段我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四本书,接着在第二轮中通过广泛做题来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第三轮,我依据教学大纲反复练习并整理错误题目,第四轮则是通过各类模拟试题来构建答题模板,并对大题进行总结。最后,在第五轮复习时,我专注于回顾错题集和优化答题模板。尽管我在主观题部分表现一般,但总分依然保持在不错的水平。相较于其他科目,政治或许显得不太突出,但却不容忽视。如果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政治科目反而可能成为最容易提分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在10月,我启动了模拟测试,入手了李永乐的440题集。这套题里有些难度偏大的异类题,我觉得不太可能出现在真正的考试中,就跳过了,其实是我自己不会做。然而,选择题和填空题设计得很精妙,每一题都涉及多种概念,能够训练你的思维灵活性和关联性,鼓励你探索各种解决方案,所以这些题目应该特别重视。剩下的普通题目虽然看起来基础,但并不棘手,只要静心去做,就能解决,无需恐慌。
在通读一遍复习全书后,我深入研读了张宇的36讲(部分内容略过)。随后,我进行了第二次全面复习,并重新梳理了一遍习题,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脉络和结构,这显然得益于之前的扎实学习。错题往往暴露出我们常犯的错误和难以掌握的地方,可惜今年我未能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后期过于热衷于刷题。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学习,我可以随意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主要依靠参加辅导班进行学习。初期阶段,我专注于背诵词汇,并将语法规则与实际的真题阅读结合起来复习,这种方法比单纯研读语法书籍更为高效。在当月直到学期结束(七月),我完成了1997年至20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部分;之后,我不断重复练习历年真题,自己归纳出解题策略和技巧,这些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及反应工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流体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流体静止和流动的基本规律,如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等,以及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建议多做题,熟练掌握各类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热力学部分,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定律,是化工原理的核心。你需深入理解状态参数的概念,如何从热力学温标推导出各种性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过程分析和设备设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解也很重要,它们是解决化工过程中的关键。
再者,传质和分离工程,这是化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扩散、对流传质、吸附、蒸馏、萃取等基本原理要透彻理解,掌握各类分离设备的工作机制。这部分的学习,不仅要理解理论,还要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工艺流程设计中。
反应工程部分,主要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器类型和操作方式等。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何影响反应进程,如何按反应动力学数据选合适的反应器,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在学习化工原理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看书做题,还会凭模拟软件进行实验模拟,这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还经常参加学术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这对深化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