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肖老师的全套书+《风中劲草》复习时间:前松后紧,尤其到12月份,政治花的时间一定要多,我的政治开始的时间比较早,但是成绩并不如意,因此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方法,政治的复习分成三轮:第一轮:看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这一遍一定要细一定要慢,要保证自己看懂,看透,1000题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写在一张白纸上,错的多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分析透彻。再看一遍《精讲精练》 看自己之前有标注的,在做一遍1000题,注意错题的分析。给《风中劲草》列框架,一边看一边列出框架,这本书非常的适合背诵。并做《讲真题》这本书,做历年的真题。第二轮,背诵,花式背诵,我这部分没有做好,所以最后得分不太满意第三轮:最后阶段,肖八肖四出来之后,大家就买来做就好,做完之后要把这两本全部背过包括选择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其主目的就是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该阶段主要以《数学大纲解析》为中心,学习三套经典教材。学习三套教材时,我都有针对性的做了笔记,并且认真完成了习题。做笔记主要为了加强对重要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做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还认真地阅读了《数学大纲解析》,通过它可以了解到考研数学的考试内容、各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各考点的出题方式等。出题特点:是知识点全面,题型丰富,能锻炼数学解题思维。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不太喜欢背单词的,最开始买了红宝书,一个单元都没背下来,后来发现我是不太适合抱着单词书刷单词的。后来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一天下午一个单元,总共30个单元,刚好一个月可以刷一遍,贵在坚持,第二天花半个小时把昨天下午学到的知识温习一遍,这里有个小建议,就是第二天上午温习的时候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小本,记录你不是很熟悉的单词和搭配和知识点,写下中文,单词不认识的也可以抄上去,跟着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反复记忆,我当时是留着第三天默写,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便于查询自己更薄弱的地方,下次更加注意,再反复,有针对性。12月份还把之前背的句子和作文滚动复习着,单词也时常翻着背,不能放下。此时正式开展阅读练习,从08年到19年真题,每次做2~4篇,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吃透;因为真题要反复做,在考前会做3~4次,具体安排大家自己斟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管理学,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涵盖了决策制定、组织行为、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我在学习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初期,我深入研读教材,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中期,我阅读了大量的管理案例,凭实例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后期,我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分析公司的管理决策,提升了自有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微观经济学则更偏重于逻辑推理和定量分析。我建议先掌握基本的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到市场结构、效率与公平、福利经济学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做大量的习题,尤其是那些需绘制图形和计算均衡点的问题,这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模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这样既有趣又能加深记忆。
在复习这两门课程时,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非常重要。我会定期制作思维导图,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的视频教程,这些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讲解方式,帮助我从多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至于学习方法,我强调自我测试和模拟考试。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临近考试时,我会做一些历年真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调整自有的答题速度和节奏。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关键。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过于焦虑,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这样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