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得分平平,但个人觉得运气相当好。自十月起,意识到起步较晚,我便着手攻克肖1000题,在十二月初仍专注于选择题练习。我认为政治无需过分依赖死记硬背,毕竟记忆容易消退,尤其是对我这种长期未涉政治理论的人来说。通过大量做选择题,我培养出了识别陷阱的能力,做得越多,无须刻意背诵,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最终成绩揭晓,感到自己挺幸运的。
在放松时,我会浏览《风中劲草》,不经意间接触到的知识点反而印象深刻。另外,我发现听课能加深理解,许多内容不知不觉地印在脑海中。因此,即使只背了肖4的大题部分,我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关于复习资料,我购买了肖秀荣的所有书籍,还有蒋五及其他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模拟卷来刷选择题。整个十一月至十二月中旬,我都专注于选择题训练,最后冲刺阶段背诵肖4,一切顺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真题练习要找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整个的三个小时时间,认真写到A4纸上,当作考试对待。然后还是每道题都要看解析,完全弄清楚,不熟悉的知识点标出来,方便再次巩固。真题我是每隔一天做一套,不做真题的时候就把错题拿出来巩固,真题做完又是一个月,今日十二月以后时常看自己总结的错题和知识点,买来了6+2差不多一周练两套,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就可以了。然后考前巩固一遍需要背诵的公式,做题按部就班不要跳步,整理好思路再往答题纸上写,认真做完就没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每年,众多勇士在英语战场上败北,而英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光看历年考研英语的全国分数线,就能体会到它的难度。想要在这场考验中迈过英语这座大山,关键在于拥有几样品质:首先,信念至关重要。实际上,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成绩并无直接联系,有的考生四级未过却能在考研英语中脱颖而出,反之亦有六级高手意外失手。因此,抛开四六级的成绩,专心致志地投入考研英语的学习吧!其次,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复习会伴随整个考研过程,所需时间最长。其中,专项训练如翻译和阅读(推荐使用新东方资料和黄皮书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奠定了整个考研的基础,也直接影响最后的成败。特别是英语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每天坚持做一至两篇阅读理解,随后花一到两天时间来翻译。我会用一本单独的笔记本记录英语翻译,初期专注于阅读理解的翻译,后期则转为翻译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多个方面。对这个科目的复习,我认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地壳构造、气候变化原理、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构建你知识框架的基础。
重视地图和图表的学习。自然地理学中,地图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很多复杂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都凭地图来呈现。你需熟练阅读和解读各类地理图,如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等,并能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掌握绘制和解释地理图表的能力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核点。
再者,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比如,你凭模拟水循环模型来理解水文过程,或者凭分析特定地区的气候变迁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实际操作不仅能加深理论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自然地理学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环境科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多领域有密切联系。拓宽视野,将相关领域的知识融入到自然地理学的学习中,会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地理现象。
持续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热点议题,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环境保护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命题方向。凭阅读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提升学术素养,也能使你在答题时有更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