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六月末就开始准备看政治了,但是那个时侯大纲什么的都没出来资料都是9月份才出来,所以我买了本去年的书书,结果今年考试内容变化特别大,好多东西都变了,建议这时候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先买本旧书。建议资料:红宝书(高教版的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我高中理科生,红宝书刚开始看的时候跟天书似的,必须根据题目结合看,平均一天两个小时吧。大约到9月份开始关注最新的大纲变化,买最新版的红宝书或者配套的解析,然后风中劲草三本,我买了个红宝书的题库质量很差,但是题目比较多,就只买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怕做不完了,到后期就是肖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不是说不好就是这些资料出来的太晚了没时间了,而且做一遍不行还得去看几遍,把大题背下来才行,不要贪图数量,政治资料讲究精炼比如我红宝书就看了3遍,解析3遍,风中劲草(粉皮的)至少五遍,肖秀荣1000题做了3遍,红宝书题库2遍(不推荐)。政治科目存在很多偶然性,好多资料都是常年压中真题,后期资料确实比较好能压中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研中我起码有一半时间花在数学上,考得还是不尽如人意。我来总结一下我在学习中的失误:数学这是这次我考的非常失败的一科,所以教训多于经验吧。先说教训吧,两点!第一,计算的精确度!这次我吃了大亏,有15分的题因为自己计算失误直接丢掉,只能怪自己,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算,自己算,集中精神,养成一算即对的习惯,我就是平时练的时候对于计算太水了,草稿打的乱七八糟,习惯没养好。第二,做题的速度!这次我也是吃了大亏,有25分的题因为没有时间思考,结果乱作一通,下来15分钟全部想出来了,都是自己会做的题,简直想扇自己。原因就是自己平时压时间,所以,计算的精度,做题的速度,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这个分三步吧。第一步背诵范文,这让我饱受折磨但不可或缺。因为你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无从下笔。不多不少,二十篇够用。基本类型都可以概括。第二部就是总结类型和框架。我没有特别刻意地总结,因为在背诵时大脑已经累计了相应的框架。我不提倡背模板,一方面容易记混、遗忘,另一方面套写生硬,容易引起判卷人反感。第三步就是写。这个一定要做,太重要,重要得我都不想说了。总之,如果你平时就只是看着题目想想,那么到了考场上你也就是想想了,笔不成句,还错字连篇。这样,也就宣告你完了。因为作文首先是印象分,卷面干净,笔迹工整,整体得分拿下。然后,不要跑题,这直接关系到划分为几等卷。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练习,因为现在很多是图画作文。有些同学的看图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有一年的考题是两个残疾人互帮互助,后面是拐杖,主题是团结。有的同学却看成了残疾青蛙在逃跑,后面是枪,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考官看至此,也是醉了。大家可以找来看下,真的是考研真题,你看了也会哭笑不得。最后就是文中多用长难句和高级词汇。举个例子“重要”这个单词,important就不如essential。而这两者的运用取决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我个人觉得,英语作文就是一面照妖镜,你是否修炼得道,一照便知。再提一下小作文,各个类型的格式都要烂熟于心,不要存侥幸心理,胡乱押题。比如有一年突然考了“告示”。好多同学就是因为不知道格式,白白丢了2分。至于内容,稍加练习,即可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在这个部分,掌握单体聚合的基本类型,如加聚、缩聚等,是非常基础的。链转移、链终止等反应机制也是需深入理解的重点。对聚合物的立体化学,如顺反异构、手性等问题的理解,将帮助你更好地分析高分子的特性。我在学习时,经常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加深理解,配合实验,亲自操作,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
高分子物理则更注重于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和行为。这包括了高分子溶液的行为、玻璃化转变、结晶与熔融、弹性模量等。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统计力学原理至关重要。例如,Flory-Huggins理论帮助理解高分子溶液的行为,Debye模型则能解释玻璃化转变。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会尽量从宏观现象出发,推导到微观理论,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这两个科目,我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结合理论和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凭做题和实验来应用这些知识。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和同学讨论,也向老师教。定期复习也很重要,因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知识点繁多,只有不断巩固,做到心中有数。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理解和运用比死记硬背更为关键。尝试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本质,不是机械地它的定义。这样,即使面对复杂的题目,也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