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接触政治复习,感觉一片茫然,逐渐地我才摸索出了个人的学习策略。因此,即使初期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也不必过于焦虑。任何努力都不是徒劳,所谓的无效其实是为有效打基础,即使是误入歧途,也帮助你淘汰不合适的方式,引导你探索新的路径。我在初开始复习时,初期阶段每天匀出一个小时学习政治,到最后一个月全力冲刺时,则将每日的三个小时留给了它。我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最终的成绩令我感到满意。九月里,我每天都研读精讲精练,并完成相对应章节的1000题练习,每结束一个章节,都会构建知识架构,回顾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通过错误分析来填补知识空白,月底我又重新解答了1000题中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简答题的解答技巧,月底拿到八套卷后,便开始了限时模拟训练,每天一套;到了十二月,我两次过了一遍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重温了错题集,考试周前的一周基本上每天都在熟记大题的答题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早晨,我专注于学习英语,为考试而复习时,主要精力放在做历年真题和记忆词汇上,几乎没有使用其他参考资料。原因在于,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充斥着复杂冗长的句子、生僻词汇以及几乎恒定的命题规律。这些特性难以复制到其他阅读材料中,因此使用非官方的题目可能会误导你的阅读习惯。我推荐深入研究真题阅读,进行精细化阅读。具体来说,这意味着解析每篇文章中的所有复杂句子以理解其结构,确保能将每个句子准确翻译出来。精细化阅读耗时颇多,起初我一整个上午只能完成一篇,但通过精读过去五年的真题,我逐渐掌握了阅读技巧,到后来做题变得游刃有余,临近结束真题时,我会继续精读。总计,我精读了八年的真题阅读,所有试题至少做过两次,可见高分源于辛勤努力,无捷径可走。
到了十月份,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在此特别提醒,切勿依赖模板,因为阅卷老师经验丰富,一旦发现模板式作文,分数通常偏低!我看作文时,关注的是精彩表达、句子构造及如何准确把握漫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看了几篇后,就开始尝试自己动笔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考试。这意味着你需对每个领域都有扎实的理解和掌握。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并能应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如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是非常重要的。对教育心理学,需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如认知发展理论,动机学习理论等,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设计中。至于教育研究方法,理解和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是必备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每读完一章或一篇论文,尝试用自有的话概括主要内容,将它们放入知识树中。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也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去参与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教学、教育实习或者教育项目,这会你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的应用点。
再者,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以及出题人的思路。做题的过程不仅是检验学习效果,更是锻炼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过程。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备考过程可能会充满压力,但,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每一次模拟测试的提升,都是向目标迈进的步伐。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求他人的帮助,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他们都能给你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