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没什么兴趣,直到9月才入手了肖秀荣教授的全部教材。我在上课的同时,开始专心致志地做练习,碰到难题就会立刻向教师求教。他们总是能详细解析每一个选择项,对我理解题目非常有帮助。由于记忆力欠佳,我常常做到一半就忘了前面的内容,这让我感到有些沮丧,不过我还是强迫自己继续下去,这样做确实看到了一些进步。
考研数学方面:
在假期开始之前,我建议先进行一次预备学习。暑假期间的强化训练至关重要,目标是力争在一轮内完成,根据每日的学习进度灵活适应。我发现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理想情况下,这样的强化训练应该进行两轮,同时真题至少练习两次。三十年的真题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使用,但如果时间紧张,专注于最近十五到二十年的题目也足够了。对于冲刺阶段,张宇的八套和四套试题值得尝试。总的来说,数学复习需采取题海战术,熟记公式并不断归纳总结。切记,不要认为做完题目就万事大吉,错误整理本的积累会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千万不能偷懒。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浏览词汇,让它们在眼前频繁出现,时间一久,记忆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偏爱那种无序精选的单词列表,它精简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的词汇书籍通常来自于购买真题套组的赠品,一本包含了考研必备的2000个词汇,另一本则是汇集了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按高频、低频和未出现频率分类)。我习惯每天投入一至两小时来背诵,并尝试联想拓展,例如,我会将学过的同义词和相似拼写的词整理在一起,这样一来,每次遇到某个词时,也能同时回顾其他相关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领域,对理解和掌握化工过程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理解和应用基本概念上,例如流动系统、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理解这些基础理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在流体力学部分,流体静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是核心内容。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练运用。在传热学中,了解并掌握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传导传热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计算传热速率,是必须要攻克的部分。对传质学,要深入理解扩散、对流、吸附等现象,并能用拉普拉斯方程、菲克定律等进行定量分析。
化工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也是重要的考察点。如塔器、换热器、搅拌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优化,这些都是需深入了解和掌握的。我会建议大家找一些实际案例去研究,这样既能增加兴趣,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
再者,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在准备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参与模拟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会如何处理和解析实验数据,能够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回答实际操作相关的问题。
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