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1000题和精讲精练第一遍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研究真题,每套卷都有认真做,掐着时间做,选择题不耗时间,一般两个小时就可以把题目全都做完了。通过研究真题我发现有很多知识点还是混乱不清,就又把大纲解析看了一遍,1000题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1月中旬了,我买了肖秀荣的核心知识点提要开始了政治背诵。由于有前面两遍的基础,背起来就轻松很多,有时候也不可能要求每句话都记牢,有一点印象就过了。从十一月中旬到12月中旬,政治复习就是背诵和做题的过程。上面所写的8套卷和10套卷都是在这个时候做完的,力荐肖的8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以教科书为核心,每周研读一章,部分篇幅繁重的章节则分配两周时间。建议首选本科教材,也可选择同济或浙大的相关教材(但须以考试大纲为指导)。挑选部分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进行演练。同时,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力求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困扰,因为许多题目理解起来似是而非。所以,对于理解不清的部分要做好标记,待到下次复习时重点突破。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单词还是要多背,不要觉得自己四六级没过就放弃英语,其实六级过掉的同学只是单词量比你多一点,但是只要每天坚持背背单词完全不成问题,我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去背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大纲单词,很全。再重要的就是历年真题的单词,关键单词就那么多,很多会反复出。后来又买了一本真题卷子做了几遍。但事实证明,光做卷子不看详解,是绝对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实体。要明白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以及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在分析信号和系统中的应用。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在理论中熟记,更要在实践中领悟。
深入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是需熟知的三大响应类型。对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理解,凭绘制图形来辅助记忆,这有助于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
再者,信号的频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的重点。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的关键工具。熟练运用它们,能帮助从频率角度理解信号和系统的行为。要熟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这对分析滤波器等实际问题非常关键。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是考试的热点。需理解Routh-Hurwitz稳定判据,能够判断一个系统是否稳定,并计算其稳态误差。这部分理论较为复杂,但凭大量练习,逐步掌握。
实践应用是提升理解的好方法。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模拟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动手做实验,使用MATLAB或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也能有效巩固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