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开始太早,我是大概9月份开始的,精讲精练就可以看作是课本,先看一节精讲精练再做对应的1000题。(1000题至少要做两遍,所以建议第一遍的时候用铅笔或者将答案写在别的本子上,一定注意标注错题)1000题几乎涵盖了除时政外的全部选择题知识点,所以一定要吃透。一般考试时选择题的情况就直接决定了政治分数的高低,大体不容易拉开差距。到了后期就是背肖四肖八,肖秀荣每年都会压中一些大题,而且背这个更重要的是让你学会很多政治性的语言,考试时有话可说。有些大神推荐买一本大纲来看(粉红封皮),我也买了,但内容太多,我没怎么看,后期主要弄专业课了。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有很多基础性的内容,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需要在第一阶段充分把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考研数学的各个考点、知识点系统性的过一遍。如果基础不好的可以看下同济的课本。我个人基础比较好,没有看,觉得有点浪费时间。先学了一些简单的题目的解题思路,然后就开始看复习全书了。在六月前我差不多把全书过了两遍,660上做了一些题目。个人感觉660题目不是很好,和考研数学不是一个套路,没时间可以不做。复习全书里的定义定理推论例题习题一定要全都认认真真的做,不要眼高手低,数学光看书是没有用的,每天都要抽点时间来做题,然后整理一本错题本,一本笔记本,做完题目要多总结。整个考研数学二本书大概就100多个题型,只要掌握了题型以及每个题型的方法,怎么难的题目都会慢慢变简单的。PS:看到小题分了,改分的确全国最严,所以大家做题既要保证正确,还要保证细节不丢分。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一则真题阅读都需要彻底研读,遇到生词就记录下来,解题策略可以在原文中标注,通过反思修正错误的思考方法,并且务必分析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耗时颇长,我平均两日才能攻克一篇文章,如此计算,整年真题在一周内勉强能完成。考虑到期间需要适时调整状态,我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月来完成这一阶段。临近期末,真题仍然需要持续精进,需反复诵读和记忆,但做练习应在其之后。对于写作,切忌盲目背诵或套用模板。推荐在后期结合各类参考资料构建个人专属模板,针对不同主题和类型各准备一份,只需填充关键主题词,既高效又省时。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涉及众多术语,如样本、总体、均值、方差、标准差等,这些都是构建统计模型的基础。对每个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到能够清晰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准确运用的程度。理解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比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布等,这些将在后续的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
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无论是描述性统计分析,还是推断性统计分析,都需熟练运用统计软件,例如SPSS或R语言。从数据导入、清洗,到计算各种统计量,再到绘制图表,每一步都要熟练操作。尤其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部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步骤,能帮助在面对复杂数据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实际案例去学习。凭阅读相关文献,参与实际项目,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深化理解和记忆。例如,你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析企业的销售数据,预测市场趋势,或者评估政策效果。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统计是一门需不断实践的学科,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不仅能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也能锻炼解题速度和思维敏锐度。每次错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到问题,改正并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