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分析题并不是那么吓人,它看似威猛,实则易于应对。根据历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数据,大多数考生在分析题部分得分集中在25至35分之间,尤其是30分左右的占比很高,这意味着分析题很难成为你与其他考生拉开分数的关键点。顺便提一下,对于类似考点记忆和政策理解这类内容,肖秀荣的资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材料重点鲜明,版面设计也更人性化。当然,中挺的真题预测也有其独到之处,几乎每年都能命中一些题目。我本人做了最后五套题,坦白说,大题的质量一般,很多内容已经在真题预测书中出现过了。至于选择题,你可以尝试做一下,这对于提升选择题技能很有帮助。总的来说,我个人最推崇的是蒋中挺的真题预测。
考研英语方面:
我坚持每天都精读论文,大概每天用三页A4纸的量,其中包括一篇英译汉和一篇汉译英,之后还会进行总结。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十一月,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到了后期,我把复习的重点转向了之前整理的资料,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回顾这些内容,甚至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也会翻阅。同时,我逐渐减少了每日的翻译工作量,只是为了维持那种翻译的状态。对于考试的答题顺序,我首先是写作(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接着是阅读A部分(75分钟内完成),然后是C部分(22分钟),B部分(20分钟),完形填空(15分钟),剩下的时间用来检查和涂卡。有的考生可能会选择先做B部分再做C部分,但我连续两年都按照这个顺序来,初次考研时因为B部分较易所以没有问题,不过今年的新题型我花了30分钟还没做完,导致后面翻译和完形填空的时间紧张,再加上心态波动,影响了这两部分的得分。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即使新题型难度较大,你也能迅速完成,而如果新题型难,通常得分都不高,但这并不会对完形填空的答案产生太大干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需先理解每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育学原理部分,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以及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重要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也要关注现代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
中国和外国教育史的学习,需把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变革、重要教育家及其贡献。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思想、近现代的蔡元培教育改革,国外的柏拉图、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观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转折点要牢记于心。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动机、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理解和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经典模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至于教育法与政策,不仅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政策动态。例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重要法律条款,以及的教育改革政策。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预习-听课-复习。预习时,提前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地方;听课时,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复习时,凭做题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强化记忆。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反复练习,分析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