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占据了我最少的时间,在九月当大纲解析发布时我就开始了学习。然而,我发现政治内容过于单调,难以保持兴趣,因此到了十一月,我甚至还未完成大纲解析的一半,即使是已完成的部分也是匆匆浏览,画线标记后便很快遗忘,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练习,可惜只完成了不足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大约在十二月初才真正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选择了28题来准备,只是简单地读了几遍,并未深入记忆,主要依赖于考试时的即时构思。我会引用题目中的一句话,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果一次没填满,就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直至填满整个答题纸。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资料也就是课本及课后习题,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十年真题,660题,题目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不要只顾看解析,做的过程尽量按考试要求来,工整书写养成习惯。全书、讲义都很经典做一遍是不行的,必须吃透了,大家应该知道一本书看5遍跟五本书各看一遍的效果是不同的。真题必须认真研究,每套题上的考察点都要清楚,把不会的、有疑问的、有新想法的用不同记号标记,方便第二遍的复习用。真题研究完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做做模拟题,像4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未曾专门记忆英语单词,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着手做历年真题阅读,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那本黄色封面的书籍。从腊月到八月,这本书中的阅读部分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四次。每当遇到生词,我就借助手机上的金山词霸查阅。久而久之,阅读中几乎不再有我不认识的词汇,甚至有些篇章我能全文背诵,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写作技巧。对于写作,我没有刻意去做专项训练,而是将阅读时碰到的精彩句子摘录到我的笔记本里。我相信写作能力并非通过练习就能轻易提升,更多的是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这一方法确实成效明显。之后,我察觉到自己在处理复杂长句时仍感吃力,于是购买了一本语法书。虽然直到考试都没能全部读完,但它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在英语学习上并未广泛涉猎书籍,但对每一本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仔细研读,尽管进度较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理解测量数据质量的基础,其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以及如何凭统计分析来评估和处理这些误差。这部分的内容需扎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我建议多做习题,理解各种分布特性,并熟练应用误差传播定律。
测量平差则是将误差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到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构建,最小二乘法的应用,以及平差结果的可靠性评估等。这一部分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需有好的编程能力,如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计算。我推荐大家在理解理论的,动手实践,凭编写代码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对这门课,理解和记忆是并重的。你需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每种公式的推导过程。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只有凭大量的实践,你真正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持续的学习和思考。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它与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如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深度学习方式对我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