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成绩并不出色,许多同窗,包括好友,在政治科目上轻松突破70分大关,因此请务必保持努力。九月份会有政治大纲发布,购买肖秀荣的辅导书籍仔细研读是关键,一定要专心致志!同时要做好笔记。通过做1000题来加深理解,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接下来,重温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针对第一次的错误题目进行复习。根据你的时间安排,第三次阅读精讲精练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如果时间紧迫,两次也足够。十一月时,肖四肖八和其他的政治模拟试卷会出现,每日定时练习,对于错题,要确保不再重蹈覆辙。无论是肖的精华速记还是狂风劲草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练习和纠正错误,这样就能真正把这些内容铭记于心。如此一来,政治成绩就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考研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自始至终,我未曾间断过数学的学习。我的学习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李永乐的660道选择填空题,以及李永乐的400题,当然,历年的真实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重中之重在于实战练习真题、全书和660题,光看不练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数学学习的一大误区。此外,解题时应保持思维开阔,比如应用了一个定理,不妨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该定理,联想到相关典型例子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完成基础课程后,你会发现数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逻辑体系,各章节相互影响。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勤奋实践,积极思考,运用联想记忆。关于公式,我不推荐死记硬背,我自己就没有特意记忆过任何公式,而是通过频繁练习,公式自然就印入脑海了。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做题时务必细心,尤其面对难题,费尽心思解答出来后,却忽略了化简步骤,对于填空题来说,这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引以为戒,我在这一点上可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全书和660题需要反复操练,大家切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核心在于阅读能力,而非仅仅词汇量的积累。你会发现,完形填空(20个小题,每题0.5分),四篇阅读理解(每篇五个问题,每个两分),一篇句子排序(五个题目,每题两分),一篇全文翻译(同样两分)加起来就已经是70分的大头了。接下来就是小作文(十分)和大作文(二十分)。强烈推荐一本《考研英语历年真题精析-命题剖析与复习指导**年-**年》,这本书极具价值,值得尽快收入囊中。
认真研究近十年的真题,并对其深入解析,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试卷,尝试撰写并自我批阅作文,同时专注于将阅读部分自行翻译,如果遇到困难,可参考后面的官方译文,但目标是在考试前一个月能独立完成阅读翻译。对于阅读理解中的错误,务必投入时间去探究原因,这是你个人的探索,你的教训,对你来说最为有效。即使初期错误仍然较多,也不必焦虑,因为你的阅读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不要过分纠结于正确率,持续练习,改正错误,解析题目,翻译内容...你会从中汲取灵感。
英语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工具,培养语感会使学习更为愉快。你可以选择早晨朗读一些英文文章,比如那些来自真题中精选的阅读篇章,它们都是教师们从各类国外期刊、杂志、网站精心挑选的,内涵丰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加工过程等多个方面,是理解材料科学本质的关键。在复习时,我将它分为四大模块:晶体学基础、材料的相变理论、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
对晶体学基础,理解晶格类型、晶面指数和布拉伐格子至关重要。凭绘制和解析晶胞,深入理解材料的结构。掌握点阵常数、晶向和晶面间距等概念,有助于进行材料性质的预测。
材料的相变理论部分,需理解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如扩散型和非扩散型相变,以及影响相变的因素。这里,热力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关键,要熟悉吉布斯自由能、相图分析等内容。
对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要明白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何受其内部结构影响。例如,位错理论帮助解释金属的塑性,了解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则有助于理解其电导特性。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这部分,实践性强,涉及到各种合成和处理方法,如熔炼、粉末冶金、热处理等。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能帮助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结合课本和参考书,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够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既能互相答疑解惑,也能提升思维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