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可能经常有人告诉你,不必太早关注政治,只需到最后阶段背诵肖四肖八就足够了,确实有些人采取这样的策略,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接触政治。然而,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轻易地忽视任何一个科目。政治和英语分数相同,划定的分数线也一样,分数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争取那几十分或一两十分付出努力。我从七月下旬开始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做1000题,我只完成了一次,之后的重点转向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我不认为政治学习就是纯粹的记忆,更有效的方法是在理解知识点后,构建一个思维框架,形成立体的认知图景,这样记忆会更为深刻。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在各种模拟试题的大题部分表现良好,而这得益于之前扎实的基础复习和深入的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复习数学的。我的学习策略是每学完一章课本内容,就会去做相应章节的全书习题,包含例子和练习,不过课本中的习题我就跳过了,觉得帮助不大,倒是例子值得一看。我采用的是两位李老师的全书,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因为历年数学考试的大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所以使用往年的版本也是可行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并无硬性规定。
考研英语方面:
我开始复习英语是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那时我先简单浏览了一遍绿皮书中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尽管初次接触并未记住太多。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后,我每天早晨用大约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通常涵盖3到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过的两个列表以及新学习的两个。初期可以适度减少量,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词汇既多又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对于那些词汇量较少且易懂的部分则可迅速掌握。晚上临睡前,我会再次温习早上的词汇,时间长短不拘,只要完成记忆目标即可。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对单词的记忆时间,最多只用半小时,原因是增加了作文部分的学习,需要重新分配时间。关于记忆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至关重要。许多人会因个别难以记住的词而浪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并不关乎你的记忆力好坏,面对困难的单词,适当地多投入些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确保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都牢记于心,因为在考研中,考题往往会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意义。人的记忆是呈衰减曲线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加深印象。因此,我选择每天滚动学习少量新词,同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汇,晚上再加以巩固,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良好。当然,如果你已经是英语高手,可以不必采纳这个建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解其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你需深入掌握PN结、MOSFET、BJT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在放大、开关等电路中的应用。对这些,我建议使用"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ark I. Meyer 作为主要教材,结合K. S. Nanoscale Electronics: Science,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进行深化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配以大量的实例分析,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
电子电路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桥梁。你需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了解交流和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对运算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理解也不能忽视。这里推荐“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 Theory” by Robert L. Boylestad 和 “Art of Electronics” by Paul Horowitz 和 Winfield Hill 这两本书,它们能提供丰富的电路设计思路和实际案例。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做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电路模型,凭实操来验证理论,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利用在线电路模拟软件如LTSpice也能加深理解。
题目练习不可少。历年真题、模拟题都是很好的复习资源,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出题风格,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做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正确,更要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