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要复习太早!政治不要复习太早!政治不要复习太早!因为每年考纲都会边,去年考的知识点今年绝不会再考,而且看的太早战线太长,对于大部分不喜欢背书的人这是很痛苦的,大概八月起步就可以了,有一个专业的指导,复习会更有质量。按部就班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对基本知识有个大体的掌握即可。关键的政治大题,只用肖四肖八完全可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把肖四肖八的大题所涉及到的主题熟练的掌握。我的建议是不要贪多,这是我的血泪教训。还有时政总结,看看肖秀荣的就可以。往年真题粗略的看看就可以了,参考性不大,考过的基本不会再考。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直接买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和王式安的概率讲义,效果还不错。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之前看了张宇的概率论,感觉干货很少搞不明白,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作文一定要解决速度问题,要培养自己脑子里对时间的掌握,进而培养在同样时间内能写出更多字数的能力,就练这个,别的不管。不管你每周写一篇还是写十篇,任何时候写任何东西,一定要在无干扰的环境下,专心来写,先用手表统计三到四次,看看自己在当前状况下写完需要的平均时间。假设需要35分钟,然后搞个闹钟,调30分钟闹,脑子里就绷根弦,逐渐能做到闹钟响时写得完,速度就明摆着提升了。逐渐这样一点点缩短限定自己的时间,速度的提升会变成习惯,就好办些啦。起码在现有写作水平没提高时,速度有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一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仅需定义,更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例如,了解为何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或者理解GDP、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模型和公式。无论是需求-供给模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模型,还是IS-LM模型、AD-AS模型,这些都是经济学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熟练运用这些模型,能够帮助从定量的角度解析经济现象。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经济学理论往往抽象广泛,凭具体案例来理解和应用理论,加深记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解释它们,比如分析贸易冲突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或者环保政策如何改变能源市场的供需格局。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你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卷能你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难度,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度。我建议使用如曼昆、萨缪尔森等权威教材的课后习题,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很重要。学习经济学是一个长期且有时可能枯燥的过程,但当你看到自有的理解逐渐深入,解题能力逐步提升,那种成就感会激励你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