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填空式挑选:挑选了肖秀荣导师的1000道习题集,以及后期的8组和4组模拟卷。此外,还购买了任汝芬等其他名师的预测卷,目标是确保基础选择题不失分。单项选择题多数偏向基础,但我的多项选择题表现欠佳。对于不太满意的政治成绩,我想分享一下经验教训。整个政治学习过程我是依照肖秀荣教授书籍的发布节奏来进行的,每一本书的序言都详细指导了如何运用这些资料,因此在复习时方向感较强,我没有偏离他的指引。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包含许多基础知识,这些基本概念应在初期得到深入理解。首要目标是全面梳理数学考试的所有考点和知识要点。对于底子薄弱的同学,推荐参考同济大学的教材;而我个人基础扎实,就没有看,认为可能会耗费过多时间。首先,我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来掌握解题方法,接着便开始研读综合复习资料。到六月份之前,我已经大致完成了两轮全书的学习,并在660题中做了部分练习。不过,个人觉得660题风格与考研数学不同,若时间紧张,可选择不做。复习全书中的定义、定理、推论、例题及习题都应仔细对待,避免空谈理论,忽视实践。数学学习不能仅限于阅读,每天都要安排时间动手解题,同时建立一个错题集和笔记本来记录并反思。实际上,考研数学大约只有100多种题型,一旦熟悉这些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易于应对。补充一点,小题的分数划分很严格,全国评分标准最为苛刻,因此在答题时不仅要确保正确,还需注重细节,以免失分。
考研英语方面:
冲刺阶段(12月初-考前)回顾笔记,总结作文框架,适当模考。主要看做过的真题和笔记,着重复习做错的题和薄弱知识点,整理写过的作文,总结不同话题的常见行文思路,适当总结通用的作文框架,以便在考场快速成文。可事先预留1-2套真题,在考前1-2周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演练,熟悉考试流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企业等,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相互关联,理解和掌握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运用供求模型、消费者选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至关重要。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
至于宏观经济学,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是核心内容。特别要强调的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是考察的重点,这需对经济理论有深度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每个主题的主要概念、原理和公式梳理出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样帮助在复习时快速定位知识点,避免陷入细节的混乱。
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解答各种类型的题目,检验自己对理论的理解程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侧重点,值得反复研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论需结合实际。凭阅读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经济现象,这既能提升理论应用能力,也能增加学习的兴趣。
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手段。每周设定一次小测验,检查一周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