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说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十月份开始复习也不晚),我认为上辅导班也是有必要的。政治复习主要是看大纲,我大纲看的并不是很仔细,也就看了一遍,然后我又做了3000题,后来就背了主观题,我是在考后一个月才把大量的时间放到政治上的,在此之前专业课是我复习的重点。但是我后来做选择题发现,不仔细看大纲的后果是选择题错的非常多。但是我想没有太多时间了,只能通过多做选择题,多遇到一些知识上的空白,然后回头再复习一下相应的知识点。对于主观题的复习,我想最后的一个月是复习的关键,千万不要放弃政治的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较好,很庆幸在这次数学出题大反转中没有被淘汰,只稍微谈一下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数学的成绩与学习时间是绝对挂钩的,方法固然重要,时间也很重要。考研数学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的是做题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我所用的资料比较多,考研上学期基本上重心全在数学,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36讲、张宇1000、李永乐660的一部分、真题、张宇四套卷和合工大五套卷。其中一部分我做了不下两遍,之所以列出来不是让大家跟我一样全做,而且有些人认为题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在做完课本之后能够选择合适的全书来巩固知识。其次,数学题海茫茫,保证了时间后,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对于数学来讲,总结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做笔记。最后,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模拟题,不必太多,不必在意分数,做模拟的目的就是训练自己对新题快速应变能力,严格计算时间,因为坐整套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都做过了,所以需要模拟题来训练自己,我极力推荐合工大五套卷,不是很难,比张宇四套卷易,比真题难,不过说起来今年的真题,个人感觉合工大的难度还是挺相似的。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则其善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学习单词,我个人并不推崇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而是倾向于通过听力来理解单词的含义。我反复听过两次5500词汇,感觉效果良好,真正领悟到了单词的意义。在七月至九月这段紧张的司法考试复习期间,你可能无法充分练习英语,所以建议每天挤出五到十分钟来做完形填空,这有助于提升语感,巩固单词记忆,而且这样的训练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坚持每天用一小时完成两篇阅读理解,依旧以真题为主,对于那些反复做仍然错误的题目,尽量去熟记;对于已知答案的题目,则需深究选项设计及选择或放弃的理由。阅读理解的核心秘诀就两个词:忠实原文!避免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带入阅读中,始终保持对原文的忠诚,仔细对比选项与原文,并善于运用排除法。剩下的一个小时应投入到写作练习,我的策略很直接,就是背诵范文、例句和模板,不必过于追求猜测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无论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性统计,都需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这些都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基本工具,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等则是推断统计的核心。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逻辑,能帮助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掌握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现代统计分析中,R语言和SPSS是最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大大提高效率,能更直观地理解和解释结果。例如,凭编程实现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或者多元统计分析,这些都需在理论学习的,不断实践操作。
再者,重视实例分析。统计学的魅力在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要尽可能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如经济数据、市场调查数据等。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提高的重要环节。统计学的题目往往需逻辑推理和计算,凭做题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大家定期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以便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是成功的关键。统计学需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每天坚持复习和预习,及时整理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寻求解答,这些都是我在备考过程中坚持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