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了1000道习题,选择用铅笔完成,做完后擦除再重复练习。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个月,需要重温所有题目。此外,将考研大纲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块记忆,若感到压力过大,可以侧重背诵“风中”的内容,旧版也可,因为变动不多。但最终仍需回到大纲,熟记每章的标题,并掌握每个章节的结构框架。这些框架在参加辅导班时,老师们通常会详细解释,因此背诵起来会更加顺畅。当基础稳固后,开始做历年真题。务必实事求是,深入理解每个选择题的来源和大题的答题思路。肖秀荣解析真题相当详尽,在这方面他做得很好。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肖秀荣的教材,尤其是预测卷,他的内容更贴近实际。我发现我在主观题上的表现优于客观题,虽然对于客观题的多选题有些犹豫,但在主观题上我能清晰表达观点。因此,对于政治主观题,一定要充实回答,这要求我们深度理解和大量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冲刺阶段(12月初-考前)回顾笔记,总结作文框架,适当模考。主要看做过的真题和笔记,着重复习做错的题和薄弱知识点,整理写过的作文,总结不同话题的常见行文思路,适当总结通用的作文框架,以便在考场快速成文。可事先预留1-2套真题,在考前1-2周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演练,熟悉考试流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式和计算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科学,它的核心在于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能力。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含义,例如均值、中位数、方差等基本概念,以及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高级主题。
对公式,不要死记硬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推导过程。比如t分布和z分布的区别,不是靠记忆,是凭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和适用条件来区分。熟练掌握Excel或R、Python等统计软件的使用,它们极大地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找一些实际的数据集进行练习,如Iris花数据集、Titanic乘客数据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山东大学的统计学考试通常包括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多种题型,所以你需全面训练,不仅要能准确快速地完成计算,还要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写出解题思路和分析结果。
在复习后期,我会定期做一些历年的真题,这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也能你熟悉考试的时间分配。每次做题后都要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改进,这样不断提高。
我建议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他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你解决困惑,共同进步。学习统计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保持好奇心和耐心,你会在其中找到乐趣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