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政治,虽说经验是自己的。但我走的这个弯路可不希望大家重走啊。提醒大家,暑假实在没有必要复习政治,浪费时间,大可以把时间留给数学、英语。九月份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日子,记得去年是9月中旬,接近400页的红宝书,还有1600题,我是看了好长时间啊,主要在10月到11月,最后12月还将1600题又看了遍,仔细看了答案解析,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其实10月就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广大研友称这套书为”风中劲草“),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的比较,之后买了本”核心考点“,仔细看了下,感觉”风中劲草“是我见过的编得最用心的书,里面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弄得书很花,但是很实用,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这有有配套的习题做,讲解得也详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复习没必要看那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红宝书的精简版,效果很好,当然红宝书看一遍肯定也是有用的,我不能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复习红宝书、做1600题,仅看了两个多月的”风中劲草“就否定了红宝书的作用。”核心考点“上会标明哪些知识点哪年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过(单选、多选或是分析)。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准备的战线比较长,从4月到7月在断断续续地在看教材重温知识点,对,就是这样的拖延症这期间用的书有高数、线代和概率教材,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用的是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没有再做全书上的部分。看一章教材对应做全书、18讲和讲义,刚做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少不会的,标记出来。主要本科学习马马虎虎,很多地方不是真的懂,需要重新学习,所以是边上课边做笔记边做题的。到7月份回家住,白天会和同学去图书馆,但是节奏不是很紧凑。做了一点点线代和概率部分的660题,需要技巧和计算速度,有必要做一做。9月开始二刷全书和18讲,第一遍不会的大概还是有一半不会…自己想不通的问问同学,把基本的问题解决。这一部分在9、10月份一直在做。十一后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些年的简单,一会就能做过来。真题重要,但是不能把目光和精力只局限于真题,毕竟出题有变难的趋势,我也属于吃亏在这一点上了。后期有必要掐时间做做成套的模拟题,会比真题难,但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嘛。做了几套16年的合工大超越模拟题。周围有很多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是我拿过同学的一套来做发现前两个选择都不太会就放弃了。这样真的不好,无形中就比别人少练很多。真题大概做到11月初,模拟题可以放到晚一点来做,方便考前练手感。11月给数学的时间少了,因为专业课这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专业课开始的晚所以也是影响了整体的安排。数三考试时候写到第二道大题莫名其妙的卡壳了,心慌了好几分钟,因为它其实很简单,好在后来脑回路正常了。所以总结下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最重要的是基础掌握不到位才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学好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家的英语和政治总分没有太大差距,专业课给分摸不准,所以数学得高分会很有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可能低估了完形填空的重要性,认为其效益不高,投入大量时间后,最终得分可能并不理想,毕竟它有20个空格却只占10分。然而,实际上完形填空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年来的答案分布相对均衡,而且解答时也有不少策略。通常建议首先自行阅读一遍,将能确定的选项填入,较为明显的通常是连词部分,只要理清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就能作答;接着进行第二次阅读,尽快选出更多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空格,快速判断可能较困难;最后,对于仍然犹豫不决的部分,可以根据已选择最少的选项进行猜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准备这门考试时,你需理解并掌握的基本概念有: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应力和应变,你要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包括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分析和应变能密度等。胡克定律是材料力学的核心之一,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在强度理论部分,要了解四种基本的强度理论:最大拉伸应力理论、最大剪切应力理论、von Mises-Hencky理论以及Tresca理论,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应用。屈服条件和破坏准则也是重要的考点。
在刚度和稳定性方面,柱子的临界荷载、梁的临界弯矩和欧拉公式等内容需掌握。这部分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凭做题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同样重要。材料力学实验如三轴试验、简单拉伸试验等,不仅要求你理解其原理,还需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你们以教材为基础,辅以高质量的习题集进行练习。多做一些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你阅读一些有关土木工程的文章或案例,看看材料力学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对新知识的持续接触,遇到困难不气馁,自己一定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