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报个班很重要,再就是有老师带着比较好。最好把强化班报到十一假期,专业课学累了看看政治还是挺放松的。然后最后的二十天二十题啊,肖四,任四,都看看。政治一定要答满。文科生都懂得。冲刺班点睛班也要报,毕竟有人给你指点一下总是好的。非马原部分,我赞肖秀荣。书:1,1000题(我求个安慰,没怎么做过,但我不敢不买),2核心知识点提要(我把书翻看烂了),3背诵版(我少量的背了,和8套卷有重复,也翻滥了)4,8套卷(选择题错的背过,大题整理成条,不过百十来字背过。)
考研数学方面:
书用的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1000题。因为学的时候很深入,18讲和9讲都只刷了一遍,线代跟着刷了2遍。1000题刷完了高数部分。张宇的书做起来会有些压力,感到挺难的,做1000题的高数C组曾经让我几天不再想去看数学,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发现自己做题的速度和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不要因为难而放弃,当你感到难的时候可能是突破自己的时候。同时,真题从11月中旬开始刷,刷了近9年的,感觉真题不是太难,所以没刷以前年份的,刷了张宇8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感觉越难的卷子坚持做下来,能力越有提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头是阅读和新题型和作文。而翻译和完型则是有余力尽量做的题型。考研英语阅读和四六级从出题思路上将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四六级考泛读,要的是你阅读的速度和准度。考研英语阅读考精度,考的是你阅读的准度和深度。所以用复习四六级的题海战术的思路来复习考研英语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从这层意义上讲,张剑150篇这种书就真的很鸡肋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陷在原来的惯性思维里出不来,考前各种纠结练习册的正确率,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所以,复习一切都应该围绕精读进行。张剑的黄皮书做的比较中规中矩,这里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张剑的黄皮书注重对试题进行解读,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这个是正确答案。但是在解题思路上,丁晓忠的明显更胜一筹。新题型分值在英语中占据了10分,并且每年的题型也不固定,但总的来讲分为三种题型:排序题、选小标题、7选5题型,这三种题型大家都需要做练习。虽然新题型相对来说题目较少,但是英一的只需要做英一的新题型,同时参考大纲样题即可。但是需要多做几遍,至少三遍吧,这样可以加深做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固体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磁学性质、电荷输运等。每一个主题都有一系列的基础定义和原理,比如晶格振动中的声子、半导体中的能带结构、超导现象等。这些都需扎实掌握,因它们构成了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深入理解并应用能带理论。这是固体物理的核心,它解释了材料的导电性、绝缘性和光学性质。理解能带图、费米面以及电子态密度的概念,能帮助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要熟练运用K·P近似、有效质量理论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实践操作和计算能力同样关键。固体物理的许多问题需凭数学模型来求解,如傅立叶变换在处理晶格振动中的应用,或利用 Boltzmann 方程解析载流子输运。提高数值计算能力和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知识也不能忽视。虽然固体物理主要基于理论,但实验数据是验证理论、发现新现象的重要途径。理解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技术,能帮助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固体物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材料的发现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理论的发展。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开阔视野,激发新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