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六月中旬直至考研前夕,我一直保持着每天接触政治的习惯。八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我专心研读暑假课堂笔记,那是一份相当厚重的资料。实际上,我能取得不错的政治成绩,这本讲义功不可没,因为它提供了全面的解析,虽然有很多重复题目,但政治科目的变动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核心内容。十一月至十二月,我开始结合序列一和历年真题解析进行学习。进入十二月,我调整为每天花费半天时间专注政治,之前通常是晚上投入两到三小时。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仍未涉及死记硬背。通过备考,我逐渐领悟到文科的本质,那就是无论怎么变化,核心知识点始终不变。当然,政治答题不能像法学那样过于自由发挥,但只要领会核心精神,就能理顺论述题的主要论点。最后的半个月,我购买了两本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认为小巧易携带且掌握其中内容就足够了,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实现的。最后一周,我还入手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我认为他们两位都有独到之处,但我们文科生应避免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答题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你可以大致浏览数学教材,不需要太过深入,旨在唤醒记忆并理解基础概念。接着,你可以逐步细读复习大全,逐节攻克。每学习一个单元后,搭配做660题来巩固。对于课本上的练习题,由于数量多且耗时,不做推荐,专心研读书本内容就足够了。在复习期间,对待错题要有策略,建立一个错题库,并时常翻阅,不要一味追求难题,确保掌握基本题目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题型相对稳定,某些题目的位置和类型几乎是固定的。同时,数学的特点是题量大,因此快速解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你的目标应是既准确又迅速地解决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楼主认为关键在于思路。阅读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或者基本正确理解了大概意思,但还是没有做对题目。在考研过程中,楼主对此深有体会。许多其他同学反映,做考研真题做多了,再做其他的模拟题会错很多。拿考研英语和英语六级作比较吧(相信很多考研英语老师都强调过考研英语和六级不同)。楼主认为,考研英语的出题方向侧重于考察对文章的理解。英语六级的出题方向侧重考察文章的细节。考察文章的理解,即需要我们顺着文章的思路走,看看下一步是什么。考察细节,即我们只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即可。考研英语侧重于理解和思路。英语六级的难度只在于其复杂单词的难掌握性。所以真题我是反复做了四次的,每次都是精读,直到文章中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为止。真题做完之后,我又做了张剑150篇(提高篇)。每天做4篇阅读,第二天来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自己阅读陌生文章的能力,消除阅读陌生文章的紧张感。因为真题已经做了很多遍,再看的时候答案基本都记住了,文章也非常熟悉。只有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使自己在考场上看到一篇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章也能快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解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人类活动以实现目标的学科。它涉及决策制定、计划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你需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管理学的理论往往需凭具体的商业或组织情境来理解。你阅读各种经典的管理学案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或者关注当下企业的管理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掌握管理学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是管理学的核心框架,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在这四个职能中找到对应。对每个职能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内涵和实施方式,帮你构建起完整的管理思维。
重视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无论是战略决策还是运营决策,都需明确的目标,全面的信息,以及理性的判断。你凭模拟决策过程,训练自有的决策能力。
对复习,我认为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是非常有效的。你制作概念卡片,整理笔记,或者参加在线的模拟考试,以检验理解和记忆。多角度的学习,比如看相关书籍、听讲座、参与讨论,也能帮助你从不同视角理解和掌握知识。
别忘了实践应用。你尝试参与一些项目管理,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巩固理论,又能提升实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