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从文,提起政治就头痛,可是可是还是那句话,你要是发挥失常会被拖下很多分的,所以我也只能咬牙啃政治。客观题。我基本上是从10月份才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还是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10月开始看红宝书其实有点赶了,到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借用老师的一句话,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主观题。我一开始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到后来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上就会背了。考完政治之后感觉就还好,因为跟着老师上课时间久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的就会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资料包括《李永乐全面复习指南》、《李永乐历年试题权威解析》以及《李永乐模拟测试六套卷》。对于数学爱好者张宇的系列书籍,如《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8套模拟卷》和《4套模拟卷》,我也有所涉猎。数学是我最早着手准备的科目,早在大三的寒假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在高中时期我的数学成绩不算短板,但也称不上特别擅长数学。因此,我认为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对那些数学基础中等的同学比较适用。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的主要方法是精研真题,如张剑的真题集。起初,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尽管满篇都是陌生词汇,但我的底线是掌握所有在真题中出现的单词。即使一篇阅读理解只能正确解答2个问题,也不要因此丧失信心,因为这是从零开始的过程。每完成一套题后,我会尝试将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张剑提供的译文比较,以确保我对文章的理解无误,这对后续的翻译练习也有所助益。接着,我会转向完形填空部分,保留几套完整的真题用于后期模拟。
对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在翻译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那种新题型并不复杂,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应对。至于作文,我认为初期无需投入大量时间,我是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才着手准备。参考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我构建了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并进行背诵。然而,重要的是要亲自动笔写作,记忆和实际写作是两码事。考试可能会遇到未曾见过的主题,灵活运用句型才能适应各类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核心。数理统计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等多个部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概率、期望、方差、联合分布、条件分布等。对这些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还要理解它们为什么这样定义,以及如何应用。要熟悉各种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因这些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
公式记忆与推导。数理统计中的公式繁多,但并非所有都需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这将帮助你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已知知识去解决。例如,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需熟练掌握,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于它们为何能用于特定的假设检验。
再者,实践应用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凭做题和案例分析,你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对历年真题的反复练习,不仅能你熟悉考试题型,也能训练你快速解题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的数据分析案例,如经济、金融、社会现象等,提高统计思维能力。
编程技能的提升。在现代统计学中,R语言或Python语言是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学习并熟练使用这些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将使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更具效率。例如,利用这些语言实现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或者模拟实验,都能加深你对统计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