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看的,不过我感觉从九月份开始的话有点紧,所以建议八月份开始每天不用多,晚上投入两小时就行,书的话不用多,课本不用看,真题不用看,只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风中劲草的核心背诵,看一章做第二遍的一章1000题,这些完事儿后开始做肖八和肖四,肖八和肖四选择题整会了,大题只背肖四就行,一定要背熟。有时间的话多做几套模拟题。
考研数学方面:
提前着手从教科书开始,由于准备时间充裕,我完成了所有课后习题。大约四月份,我开始阅读复习大全,初次接触时,书中大部分题目我都无法解答,但我坚持逐字逐句理解解析直至彻底明白,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六月份我才完成高等数学部分的复习。接着立即开始了第二轮,得益于第一次的巩固,第二次显得更为顺利。九月,我开始做早期的历年试题,每日一套,并针对薄弱知识点加强练习,确保没有遗漏。早期的试题大致能解决就行,不必过于纠结,毕竟年份久远,题目趋势有所变化。由于复习进度良好,我打算将最新几年的真题保留到考前作为模拟训练,因此有一段时间较为空闲,但数学学习不能中断。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很有价值,我就找来研读,遇到精华内容便做笔记。随后进入冲刺阶段,这期间的题目更具技巧性和灵活性,但前提是基础知识必须牢固,在反复研究复习大全的基础上可能效果更佳,否则可能难以适应。看完《18讲》后,我发现仍有大量时间,于是我选择了《660题》中的选择题来做,虽然困难重重,时常受阻,但也从中获益匪浅。此时已接近十一月,我开始减少数学的练习时间,转而每天一套李永乐的近十年真题(最后三年的留作考前使用)。这本书的布局十分合理,前面是完整的试题集,后面按照章节和知识点整理历年真题,便于专项练习和填补知识空白。经过多轮复习,现在做真题变得轻车熟路,通常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即可完成,分数稳定在140分上下。做完整套题后,我会按章节继续练习并记录错误。十二月,我开始做模拟试卷,如张宇的《八套卷》、李永乐的《6+2》和合工大超越等,这些模拟题难度较大,但却必不可少,特别是近年来考试难度明显提升,需要挑战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我做了预留的近几年真题以适应当前的命题趋势,保持手感,并翻阅笔记、复习大全,检查是否有遗忘的知识点,同时查看错题本。这样,我便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考研数学强调基础,只要根基打牢,就不必畏惧。近年来,真题的计算量显著增加,需特别留意,避免因粗心丢分。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阅读以外,作文应该是第二重要的事情,参考书推荐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大小作文我除了写作技巧以外,还有很多实用的句子,让我们写作的时候可以用上,重点我是放在背作文上的,十一月份开始背范文,大小作文分别背了十几篇,每种类型的作文至少背一篇。背作文我建议先背中文翻译,然后按照中文去背出英文。我认为背作文关键不在于背,而在于要默写地正确,我都是背一遍,然后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反复默写了好几遍。临考前半个月,大小作文我都总结了自己的模版,小作文按类型总结,其实也不多。大作文按照积极、中性、消极总结了三个模版,到时候可以直接替换主题词。但是今年考场上的大小作文类型都是我之前背过的,几乎可以全文使用,所以作文就是替换主题词,直接默写了。PS:英语作文书写很重要,十一月份我每天练十分钟,坚持了一个多月,非常有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原因。对考研,理论力学通常会涵盖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三个部分。
牛顿力学是最基础的部分,包括三大力学定律,动量、角动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原理等。这部分需理解并熟练运用基本定理,如二体问题、碰撞问题等。理解和掌握惯性参照系的概念,以及如何在非惯性参照系中应用牛顿定律,这是牛顿力学的重点。
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则是更高层次的描述方式,适用于更复杂的问题。拉格朗日方程强调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哈密顿力学则引入了相空间的概念,使能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物理系统。这两部分的理解和应用需一定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多元微积分和泛函分析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因理论力学的题目往往需深入思考和精确计算。理解和记忆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和推导过程。对复杂的物理模型,尝试自己构建物理图像,这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本质。
我还推荐大家阅读一些经典的力学教材,比如Goldstein的《经典力学》,它详细讲解了许多复杂的力学问题,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记忆,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好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力学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方法得当,下足功夫,一定能够掌握。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不要怕,积极寻求解答,你会发现自有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