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总共是精讲精练一遍+知识点提要一遍+风中劲草两遍。看完精讲精练花了2个多月,大家时间上要把握好,我看的慢了。在精讲精练看完之后,风中劲草还没出版,我就拿知识点提要看了一遍,随后加紧进度风中劲草在考前一周看完了两遍。看的时候要注意,特别是第一遍着重在理解,尤其是马原部分一定要理解并记忆。第二、三遍是记忆,记忆各细小知识点。第四遍是记忆大框架。技巧是:一,看的时候边看边记,遇到类似的概念抓紧记清楚不同之处,如此反复,遍数越多越牢固。可把类似的概念写在边上,以便查阅。二,看时要仔细区分概念,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类不仔细看分不清楚的概念,而很多选择题实际上就是文字游戏,看你细不细心。三,遍数越多记忆越牢固,因为政治填空题很多都是比较琐碎的知识点,一下子没法完整记忆,最好做到5遍以上。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最好做好一次预科,我觉得暑假强化要加紧,争取一轮结束,针对每天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感觉效率非常高,最好能过两轮这种强化,真题刷两次,可以用30年的,但是时间不够有15-20年也可以,冲刺的张宇八套和四套建议做做,总之数学题海战术算是应试方法,多背公式多总结,不要觉得数学就是做完结束,错题本的累积是最后冲刺的利器,一定不要偷懒。
考研英语方面:
十二月份到来时,我基本上不再频繁地练习英语题目,而是专注于回顾那些我还感到生疏的知识点。每天早晨,我会朗读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同时通过视译来检验自己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考试前一天。此外,从十二月开始,我着手整理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模板。我想强调的是,市面上的作文书虽多,但有些模板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错误。因此,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易于记忆和仿写的模板才是最佳选择。在12月11日和15日下午,我分别进行了自我模拟考试,使用的是未做过的历年真题,目的是体验考场氛围和测试解题速度,让自己适应连续完成整套试卷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我反复研读过去的真题,不断地复习和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这门课的核心内容包括稳定性分析、系统性能指标、控制器设计等。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控制理论至关重要,如传递函数、根轨迹法、状态空间模型等。这些基础知识是你深入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对稳定性分析,Laplace变换和Routh-Hurwitz稳定判据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你需能够熟练地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利用Routh-Hurwitz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Nyquist稳定判据和Bode图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它们能帮助你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
在系统性能指标方面,了解时间响应特性如上升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等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是必要的。频率域分析中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也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
控制器设计部分,PID控制器是最基础且广泛使用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参数整定方法是关键。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输出反馈以及极点配置等高级话题,虽然可能不是每个考试都会涉及,但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一方面,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尝试使用MATLAB或Simulink进行仿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