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用的教材:肖秀荣三件套,肖八,肖四还有徐涛的小黄书(冲刺阶段背大题再用)。政治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的。另外,复习看书的时候建议大家做好标记,标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后的温习回顾。11月份的时候风中劲草就出来了,这个政治复习资料很给力,整理的重点突出,而且风中劲草有一本配套的练习册,这个我也做了两遍,而且里面有往年的真题,可以找找感觉,风中劲草我前后共弄了5遍,包括最后的背诵。12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大题了,之前的话没有必要提前准备,因为大题的基础还是以背过知识点为基础,说一下秘诀,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终预测4套卷是一定要背过的,这些大题里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知识点,而且系统性较强,感觉今年有押中好几道大题的说。
考研数学方面:
研读了两遍数学教科书,并且对照考研数学的要求,着重练习了基础习题。在完成课本学习后,我开始了复习全书的学习,大约重复了三到四次,主要集中在基础题目上,因此进度较快。660题我刷了两遍,尽管其中有些难题,但整体而言,它对知识体系和题型的归纳非常出色,多次练习对提升数学水平大有裨益。大约在10月,我开始了专项强化训练,同时做笔记,并逐步接触真题。我个人推荐使用两个笔记本,一个用于梳理知识点和常见的考试题型,另一个专门记录错题。说实话,我没能坚持整理错题,但我确实详尽地整理了知识点,后来这些笔记几乎成为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几乎所有做过的题目都可以从中找到对应总结,这个过程虽耗时,但欣慰的是,这份努力与成果是成正比的。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要重新接触英语并找回感觉,我会建议挑选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于深入,做题、看答案,关键是理解解析,找出错误所在。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个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稍难,仅作为练习阶段使用。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的基础训练篇虽然题型与真题有些相似,但有时答案缺乏信服力,因此只完成了一些单元。而提高篇据同学反馈,生词量较大。我在八月开始做起1991年的真题,直至2000年前的都当作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做题,查看准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写下含义,对照标准译文校对。这个步骤很耗时,但很有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困扰,但坚持下来,几年后你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同时提升了翻译技能,无需额外花时间练习。完成1992-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做2003-2008年的真题,同样流程,但在翻译上更加自如,尤其是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复杂句子,翻译准确度和理解阅读答案的能力大幅提升。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用于最后一个月的自我评估。这样做完一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淡忘,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做真题。在第二轮中,重点是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错误类型是什么。同时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主题。此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快速浏览文章就能把握整体框架,继续做题。实际上,若能每天专注投入,加上词汇记忆,时间并不会过多。所以提前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坏处!最后一轮,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增强阅读感。最后提醒,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准备作文的同时,切勿忽视阅读,至少每日要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种方法可能费时费力,短期内成绩进步不显,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实际经历和最终分数来看,确有一定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概念是基础。微观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等基本概念是核心。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比如理解为何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及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等)下企业的决策行为有何不同。
掌握模型是关键。例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模型、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模型、供求模型等,这些都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凭构建和解析这些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每个模型都有其适用条件,理解这一点对解题至关重要。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所以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你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各种经济事件,这会帮助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升分析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读-思-练”三步法很有效。首先是阅读教材,理解并标记重要知识点;是思考,试图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是练习,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最好的方式,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反复操练,做到熟能生巧。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好办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定期进行讨论,既互相答疑解惑,也能激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保持好的心态很重要。复习过程可能会枯燥,但,每一次的付出都会在结果上得到回报。坚持下去,自己,你一定能在经济学的基础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