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工业催化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政治就是记忆,前期红宝书通读两遍,后面背肖秀荣那个简化版的,再后面的书基本用的肖秀荣的,就背那些书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肖四,一定背熟。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9月1日: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基础,老师的整个讲解的框架体系蛮成熟的,按照他的指示把笔记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尝试着背诵,这样下来就可以搭建起数学的整体的脉络,知道要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我个人认为这个框架的搭建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帮助你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来面对你所遇见的各种题型,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题海中无法自拔,它就像在你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份详尽的探险地图,遇见一个题,你可以将其归入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这样的训练增加之后,对你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将知识归整而不是碎片化存在于你的大脑中,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都会是如此。9月1日-10月15日:进入考研攻坚期,复习全书是必备的,因为数学是上午考,我也象征性的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看20页左右,一些原则:1、必须自己拿笔写,切忌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会了;2、切忌还没怎么思考就看答案解析,不会做没事,自己思考的过程尤为关键,在每道题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推算过程以及这道题的关键之处;3、琢磨好久都搞不明白的,可以询问老师。数学其实有点像练书法,一开始可能你的水准只能够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还只能学个皮毛,但重复训练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你会形成自己的笔法(数学思维方式),在之后对于从未涉猎的新帖(新题型)也可以驾轻熟重。10月16日-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了之后,一本虐人无数的660题登场,别以为他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他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锤炼过得,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绝对会让你获益匪浅,他的题目的设置真的恰到好处,细细的琢磨每一道题的精髓,虽然真题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难度的,关键的是思想方法。我大概刷了20多天,但有些题后来又忘记回过头去考虑了。11月11日-12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清晨开始,我拿起了真题,花了十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卷子,因为很多题其实在你做全书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了,所以其实真题对于真实水平的评估还是有很大偏差的,对完答案,订正,错的题的解题思路思考一遍就完事,当时的分数基本保持在120-140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失常,第一,历年真题相对于之前的训练还是简单一些的,第二,平时的训练不紧张,三个小时基本上都是轻松愉快的度过的,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就盼着可以做数学真题了,就像恋爱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并不善于记忆词汇,总感觉这过程单调乏味,缺乏动力。不过,有的同学热衷于跟随朱伟的恋恋有词或者别的教师学习,各有所好。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方法。我一开始就投身于历年真题的阅读练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试题开始,最初确实感到吃力,几乎每道题都答错,难免会挫败感重重。然而,在这个阶段,正确率并非关键,关键是能逐渐熟悉考研英语的主题类型和高频词汇。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出现能让我印象深刻得多。我坚持每天精读一篇文章,尽管进度缓慢,但无需焦虑,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自然会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对流体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流体静压、流动阻力、管路计算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热力学部分,要深入理解并能应用第一和第二定律,尤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传质与分离过程则需对扩散、对流传质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精馏、吸收、萃取等实际操作中。
公式记忆和推导是化工原理的重点。每一个公式背后都有其物理意义,理解这些公式是如何从基础理论推导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在遇到新的问题时灵活运用。例如,掌握伯努利方程和能量衡算方程,能够帮助解决许多动力学问题。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化工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验,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凭测定管道中的压力降来验证流体阻力公式。多做案例分析,尤其是化工设备的设计与运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复习过程中,建议使用教材为主,参考书为辅。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一定要反复练习,做到熟练应用。适当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既检测自有的学习水平,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