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套装以及红宝书作为参考资料,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前者,特别是其深入浅出的哲学解析,让复杂知识点变得清晰易懂。书中的历年真题能够帮助我识别关键点,彩色印刷的文字也增添了不少阅读的乐趣,相比之下,红宝书中大段大段的文字容易让我感到疲倦。在阅读过程中,制定个人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日阅读的页数,预计完成的时间,以及预留一些宽限期以防万一(通常会有些小插曲延误进度,所以我会设定两天的缓冲期)。这样能更好地掌控时间。起初我计划每天读20页,发现较难实现后调整为15页,大约一个月内读完。我个人习惯于早晨投入约两个小时专心阅读,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常常需要边读边思考,但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调整。
考研数学方面:
大概三月份开始看教科书。我建议看前先了解一下具体需要看哪些章节并标注好,不要一股脑就开始投入学习。对于像我这种大学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我建议是先自己认真看书,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熟悉一下知识点,数学毕竟比较难,我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和解题思路技巧都记了下来,以便日后复习用。同时我还买了复习全书以及历年真题全解和八套卷四套卷。怎么说呢,贪多嚼不烂。其实我个人觉得把课本与上课的笔记吃透、把历年真题全解认认真真做两三遍就应该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无需过于紧张。但学英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整个备考阶段持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一科,大约在四月初,我在正式复习之前先尝试做了去年的英语真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我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二是让自己熟悉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关键在于均衡,要平衡地处理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排序和作文。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这四个部分都应该给予同等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提升空间最大,因此,你可以在接近考试的后期专门加强作文训练。至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研究。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复习一下,否则可以忽略,因为它所占分数较少,且很难确保高正确率。即使随便猜答案,成绩与精心准备也相差不多,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并不划算,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题型。但请记住,翻译和排序极其关键,其“投入产出比”甚至可能超过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分配充足的时间去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属学是研究金属及其合金的结构、性质、加工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热处理则是凭控制加热和冷却条件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改善其性能的关键技术。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等,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基础中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理解和记忆各种金属相图上。这些相图描述了不同成分和温度下金属的相态变化,是预测热处理结果的重要工具。我建议使用彩色图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例如铁碳相图,理解其五个基本区间的特性,这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对热处理部分,我强调实践操作的理解。虽然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理解各类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淬火、回火)的实际操作和原理同样重要。你尝试找些视频或实验机会观察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这将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具体。
掌握金属腐蚀、时效硬化等特殊现象也是必要的。这部分需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比如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微观结构如何影响这些反应的发生。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凭历年试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我建议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找出知识盲点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