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本身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理科同学一开始可以看那本很厚的《红宝书》,那本写的很仔细,旁边也有一两个真题,但是这本书出的很早所以时事内容基本没有,所以只能做基础书看不能完全依靠。基础好一些的可以用《考点解析》。政治里面难点在马哲和经济也就是第一章,重点在毛中特,东西很多很杂,要看很多遍。做题的话买肖秀荣的《1000题》和最后的冲刺《八套卷》《四套卷》,反复做就够了。至于出来的时间,自己随时关注下。把基础书看完一遍开始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能做1000题了(大题先不做),看完一章做一章,里面的题目都是很基础很细的,可以辅助背书,尤其注意多选题,错很多是正常的,如果所有选择题加起来能有30以上的话,就能打良好了。先攻克选择题,都是基础题,最后一两个月开始做大题背大题(时间个人把握,至少要全部背两三遍),可以结合《考研政治疯狂的押题》,里面很多题目都不错。平时多关注下最新的时事,尤其是会议啊大事件之类的,可以买肖秀荣的命题人形势与政策。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趋势偏向于减弱对技巧的要求,转而加强计算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每日至少投入3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且要妥善整理错题集,以便随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精讲知识点,重点加强对积分、极限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全书或类似的阶段练习题,如1000题等资源来辅助学习。同时,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最后阶段要留出最近10年的题目,用于完整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最好是安排在上午,限定3小时完成。建议每次都能提前20分钟结束,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游刃有余。完成真题后,需要多次复习,确保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强化阶段不宜拖延至9月中旬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开学就开始全力冲刺数学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使用何凯文的1575词汇书,我还通过手机上的扇贝单词应用来学习词汇。(自三月启动每日学习以来,我已经连续签到352天,这个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还加入了一个学习小组,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英语学习伙伴)实际上,软件本身并不能直接提升你的词汇量,但它确实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时刻提醒我要保持学习,日复一日地进步。我特别喜欢扇贝的口号:“扇贝见证你的蜕变。”那段时间,为准备六月份的六级考试,我设定了每日目标:学习200个单词,听懂40个句子,阅读5篇新闻。只要有空闲,我就掏出手机学习英语,用餐时浏览新闻,散步时聆听听力训练。晚上十点左右结束自习后,我会抓紧时间在十二点之前完成所有任务并打卡。那些日子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普通物理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力的基本性质、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对解决力学问题至关重要;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则是热学部分的核心;电磁场的概念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灵魂;波动和光的粒子性则是光学的重点。扎实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是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关键。
注重公式推导和理解。普通物理中的许多公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动能定理、功的定义推导出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的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尽量自己动手推导公式,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多做题和模拟实验是提升解题技巧的有效方式。普通物理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分析,只有凭大量练习熟练运用各种方法。由于专业涉及到的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往往需物理实验的基础,所以理解并模拟实验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我通常会在完成课本习题后,寻找一些经典的物理竞赛题目或研究生入学试题进行练习,这对我提升了解题速度和精度大有裨益。
结合实际应用深化理解。普通物理并非纯理论学科,它与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通信技术、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仪器设计中都有重要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会你对物理有更生动的认识,也会激发你更深入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