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题目用的1000题,用铅笔做,做一遍擦掉重新做。特别是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要再把所有题目过一遍。再就是把考研大纲撕成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背诵,如果觉得太多就背一下风中 ,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变化不大。但是最后还是得回归大纲,背大纲的每一章的标题,要把每个章节的体系背下来。这个体系报班时老师会讲解的很清楚,所以背起来得心应手。最后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做真题。不要自欺欺人,要完全明白每个选项怎么来的,每个大题的答案是从哪个角度想的。这个肖秀荣讲真题比较细致。个人觉得任汝芬的书不如肖秀荣的经典,特别是预测卷,肖秀荣的比较切合实事。我个人感觉主观题比客观题答得好,客观题的多选有几个选项不确定,但是主观题却明显有话说。政治主观题一定要答得满满的,那么就一定要多多理解,多多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重点放在单词和阅读上。单词方面,三月份就开始背单词。单词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背完几遍以后,可以把自己还不熟练的写在小本子上,这样在很多闲暇时间(例如上厕所期间……)都可以记单词,这样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记了,我是在暑假完成这项工作的。阅读方面,刷真题刷真题!第一遍不需要太快,我是很着急的人,所以都是要求自己一晚上就是4篇阅读,阅读用书就是张剑黄皮书,20年真题,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先做后十年真题。建议大家买试卷版的,这样用起来很方便,阅读一开始做,你可能完全不懂出题人的脑回路,错的一塌糊涂,我经常就是一篇就对1,2个。这时候总结就很重要!每一篇都要认真总结,不会的单词,长难句,还有一些出题人套路,第二天进行背诵。第一轮做完后,在刷第二遍之前,可以有意空出一段时间,将第一遍的答案都忘掉,在这期间,我刷了张剑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题目难到怀疑人生,也没有做完,挑几篇重点的总结经验。后来就二刷真题,这时候应该就会出现质的飞跃,2010年的,我记得我就错了2,3个。新题型我大约11月份才开始准备,用的就是阅读150篇里的新题型,一天3-4篇,遇到容易的就很快,难的不仅慢,还会错,后来又做了真题里的新题型。其实新题型挺看命的,抽到容易题大家都皆大欢喜,难题,很多人都会全军覆没。翻译也是看的150篇,完型就只是练了练真题。作文,看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辅助何凯文的作文书,对每个话题都进行了自己整理,然后一天背2-3篇左右,基本都是背的历年真题范文,后期可进行默写。ps今年小作文我几乎就是默写上去的!所以作文没有好办法,一定要多背,量变变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博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学理论、文物保护技术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需有扎实的历史基础和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我在准备过程中,将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现象与文物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好地理解了文物的价值。
对中国历史文化部分,我建议大家以时间线为线索,系统梳理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关注各时期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变迁。比如,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明清的社会经济变革等,都是常考点。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其背后的故事和象征意义也需深入挖掘。
博物馆学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涉及到博物馆的起源、发展、功能、策展理念等内容。这部分需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和论文,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特别强调理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以及如何凭展览设计和服务来实现其教育和社区参与的目标。
文物保护技术则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部分。你需了解不同材质文物的特性,以及各种保护修复方法。这部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例如,青铜器的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书画的保存环境要求等。
复习过程中,做题和模拟考试同样重要。凭历年真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定期的自我测试帮助你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