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当时利用一个月时间把《政治大纲解析》简单得扫了一遍,几乎没记住啥。这时候会出一本书,叫《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只能在网上买到,很本书很赞,这本书可以说就是《政治大纲解析》的简练版,它把重点、难点、大纲新增点、往年已考点等等都做了详尽的标注,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大纲最重要的东西通读。政治后期的复习我几乎都是靠这本《风中劲草》,不过它有三本书,最具价值是它的核心考点,它另两本书是题目和答案,这两本书的价值个人觉得不大,它的题目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已经过时的,而且考的太细。说到题目,我个人推荐肖秀荣《1000题》,这本题目比较有针对性,题目风格和真题风格接近。我当时把《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和肖秀荣《1000题》结合起来一起复习,看一部分知识点对应做这部分的题目,当然题目只需要做选择题就可以,大题的复习还在后期。从9月底到11月中旬,一个半月把这一阶段搞定。大题每年肖秀荣都押的很准,虽然肖秀荣的答案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要背《肖4》。因为我曾经告诉一起考研的朋友背肖4,但是他却没有背的惨痛的经历……背大题真的很头疼,一般肖4是12月初出版,所以为了预留给政治对应的时间,专业课英语应该早点学到差不多的水平才好。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推导一遍。大三下那一个半月,我主要复习数学,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就谈一下作文部分,阅读理解方面已经有太多讨论,我就不再重复了。作文分大小两篇,我们先看王江涛的作文教材,它包含了历年英语真题的优秀范文。对于小作文,关键在于熟记范文,积累内容和提高语言感觉,接着通过模仿写作来深化理解和吸收,这是个内化知识的过程。到了后期,可以依据真题进行实际写作训练。至于大作文,我们需要构建个人的模板,也就是掌握描绘图表的语言和词汇。利用这个模板去撰写真题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基础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广泛领域。对力学部分,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质点、刚体的动力学问题。热学中,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是核心,需掌握其背后的统计解释。电磁学则涉及到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波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不容忽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节的学习都应始于对整体概念的理解,细化到具体知识点。多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物理定律,不仅仅是记忆公式。遇到难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甚至画图帮助理解,这样既能锻炼思维灵活性,也能加深印象。
实际应用也是学习物理的一大乐趣和重要环节。找一些实例或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理论,这会你对物理有更直观的认识。例如,凭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光的反射、折射,或者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持续的复习和自我检测同样重要。你定期回顾已学内容,做一些模拟试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物理是一门需不断练习和反思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