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场考试是政治,它对后续科目的心态产生直接影响。备考期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图表解析”、“时政”以及“四套模拟卷”。我先阅读“精讲精练”,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部分的顺序,我选择了先从近代史和思修入手,因为它们相对简单,能快速浏览,不像马原那么费神。接着是毛概,最后才挑战难度较大的马原,这部分我选择了听老师的讲解。首先全面阅读书籍并标注重要点,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就做相应的“1000题”来检验理解。第二轮复习时,我会结合“知识点图表解析”进行,将要点标注于书中或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需要回顾的篇幅。“精讲精练”在第二次通读后便较少使用,转而频繁查阅精简的知识表解。接下来,我做了历年的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最后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四套卷”的主观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头是阅读和新题型和作文。而翻译和完型则是有余力尽量做的题型。考研英语阅读和四六级从出题思路上将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四六级考泛读,要的是你阅读的速度和准度。考研英语阅读考精度,考的是你阅读的准度和深度。所以用复习四六级的题海战术的思路来复习考研英语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从这层意义上讲,张剑150篇这种书就真的很鸡肋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陷在原来的惯性思维里出不来,考前各种纠结练习册的正确率,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所以,复习一切都应该围绕精读进行。张剑的黄皮书做的比较中规中矩,这里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张剑的黄皮书注重对试题进行解读,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这个是正确答案。但是在解题思路上,丁晓忠的明显更胜一筹。新题型分值在英语中占据了10分,并且每年的题型也不固定,但总的来讲分为三种题型:排序题、选小标题、7选5题型,这三种题型大家都需要做练习。虽然新题型相对来说题目较少,但是英一的只需要做英一的新题型,同时参考大纲样题即可。但是需要多做几遍,至少三遍吧,这样可以加深做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外美术史,关键在于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我建议先按照时间线梳理出主要的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再深入研究每个时期的美学理念和社会影响。多看图,尽量亲手画出重要的艺术作品,这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中西音乐史的学习需聆听与理论相结合。不仅要了解各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作曲家,更要凭听古典音乐来感受其韵律和情感表达。我通常会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选对应时期的音乐进行欣赏,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审美。
中外设计史和中外舞蹈史则更注重实践与历史的结合。设计史需理解设计与生活、科技、文化的关系,舞蹈史则要体会身体语言的历史演变。我建议找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舞蹈视频来分析,这样能直观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艺术概论是对整个艺术领域的宏观把握,涉及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等多个方面。这部分需大量阅读,理解并形成自有的艺术观。我习惯在阅读后做笔记,整理出核心观点,并尝试用这些理论去解读具体的艺术作品。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每门科目都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情境中,这样真正掌握。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好奇心,也是推动深入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