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我专注于刷选择题,总共重复了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我全神贯注地完成所有题目,并标记出错误的部分。第三次,我则集中精力只解决那些曾经出过错的题目。每天早晨,我会复习一节内容,晚上就对应做一节习题。对于分析题,我采取了直接背诵的方法。许多人推荐使用肖四和肖八来准备大题,因为它们据称对大题预测非常准确。我个人的建议是结合使用辅导材料和肖四肖八。尽管肖四的分析题要求全文背诵,而肖八则可稍微放松些。关键是要确保在大量记忆分析题之前,先巩固好选择题的基础,否则后期可能会感到应接不暇。
考研数学方面:
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这恐怕与心理状态有关。学习英语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词汇量的积累。我在准备六级考试时就已经背诵了考研所需的单词,因为两者的词汇量相差无几,但考研对单词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不仅测试一个词的多种含义,还在阅读理解中强调其灵活运用。我发现逐页翻阅单词书的方法对我来说进展缓慢,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策略: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具备英语词典应用,我把不熟悉的词汇(包括考研指定词汇和日常阅读中碰到的关键单词)添加进去,并设定了每日复习的数量,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也便于持久坚持,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完成。不过,考虑到手机上的单词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我也会定期回到纸质词书进行深入学习。这个记单词的习惯我已经形成,即使考试结束了,我还是会经常用手机来温习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是基础,如牛顿黏性定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达西渗透定律等,这些都需扎实掌握。对各类单元操作,如精馏、吸收、干燥、蒸发等,不仅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化工原理中的计算题型丰富多样,从简单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到复杂的设备选型、过程设计,都需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计算技巧。我建议多做题,凭不断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遇到难题不要怕,多思考,多查阅资料,可能的话,找到老师或同学一起讨论,这样会收获更多。
再者,实验知识也不容忽视。化工原理实验能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如何进行塔设备的操作、怎样进行热量传递实验等。参与实验室的工作,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锻炼实践能力。
工程图示和设备模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例如,熟悉P&ID图,理解各种管道、阀门、仪表的符号,这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是非常实用的技能。熟悉常见化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换热器、反应器等,将有助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我个人觉得,化工原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要学会从全局角度看待问题,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这样在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