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左右我开始了阅读书籍的旅程,与视频同步阅读了一遍,特别强调了哲学部分,因为理解和记忆在这里至关重要。接着我又逐步地重读了两遍,直到十一月中旬左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强化记忆和深化理解。对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无需投入过多的时间,其效率并不高。关键在于初期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以及过去十年真题中哲学题目的一次过目,因为每年的出题角度都有所变化。十月份开始全面复习政治已经足够,之前的月份不必提前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阶段,我仅限于研读教科书。我会计算阅读时间,设定目标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课后习题我大部分都做了,初次遇到的错误题目会被我标注出来,那些我认为重要的错题后来我又重新解答了一遍。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有些章节并不在考试范围内。你可以查阅考研辅导资料来确定考试内容,或者直接参照大纲列出的各章知识点进行比对学习。这个时期相对轻松,有时还需要兼顾其他课程,平均下来,每天投入到考研学习的时间大约只有五个小时。一旦完成了当日的学习计划,我就会满意地离开自习室,享受悠闲的生活。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4月份开始复习的,没专门抽时间背单词,不过英语水平不是太好的同学还是建议先好好背下单词。同时,我也买了本张剑的黄皮书,每天做两篇阅读,这个时候不用太在意对错,毕竟不是考研真题,很多题目没有那么严谨,保持语感就行了。大概到了暑假,我开始做英语的真题,真题比较宝贵,一定要好好利用。我先做了真题,当时好像是连着翻译啥的全都做了,不过个人觉得做它的阅读就可以了,主要了解下真题的出题思路,把里面还不认识的高频单词整理出来,有空多看看。我大概是两到三天做完并整理完一套真题的节奏。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阅读一般错2-3个吧。但是其中的阅读,需要做好多遍,翻译和作文也要写出来,当然作文可以后期再写。阅读做错的地方看解析,了解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把不会的单词也整理出来。真题我前前后后大概做了三、四遍吧,后面答案基本记住了,就多读读里面的文章,保持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公共管理综合通常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以及公共部门经济学等核心领域。对行政管理,理解并掌握组织理论、决策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内容至关重要。我建议从经典理论入手,如法约尔的管理五项职能,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
公共政策分析部分,需熟悉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特别是政策工具的选和使用,以及政策影响的评估方法。这里,逻辑框架模型和成本效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要能够熟练运用。关注国内外的最新政策动态,这不仅能帮助理解和应用理论,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再者,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习,主要围绕公共物品、市场失灵、财政政策和税收理论展开。理解政府如何凭财政手段纠正市场失灵,以及公共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是这部分的重点。一定要理解并能计算基本的经济指标,比如GDP、CPI等。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理论知识需深度理解灵活运用,公式和模型则需反复记忆和练习。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对理清知识点很有帮助。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它们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
我还推荐定期参加小组讨论或者找同伴一起复习,这样既能互相督促,也能凭交流深化理解。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很重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是持久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