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水平只能说一般。我从九月初开始复习政治,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的大纲解析,但这本书通常要在九月下旬才出版。在此之前,你可以考虑先入手任汝芬或肖秀荣的教材来预习。初期阶段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大纲解析中的每一个点都不能忽视,因为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考点,所以尽量多看几遍。为了加深理解,可以配合做1000题练习。到了后期,我会做一次历年真题,尽管已考过的内容不会重复出现,但这样做有助于理解出题者的思路以及掌握解答主观题的策略和技巧。最后冲刺时,背诵肖和任的最后四套预测题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主要看的复习全书,可以前期打基础用的,也可以后期巩固的,后期主要用《660题》,是对各个题型的归类总结,复习起来比较方便。但正是因为是分类整理的,所以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知道了是哪类题型,所以会觉得这本书很简单,但是打乱了就不一定会做了,这本书值得刷多遍。当然里边有很多超出考试范围之内的题目,但是好处在于里边的很多难题可以发散你的数学思维,上考场之前可能会更有底气。基础不好的同学不要盲目做难题、做很多题,做五本不同的书不如一本书看五遍。暑假进入强化阶段过第二遍全书,并做分阶习题和大量的题目(可用660或1000题)(两本习题难度都不小,做好被虐的准备吧,不过如果真能吃透这本习题集,你将所向披靡..)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被称为考研中的第一拦路虎,特别对于文科大类又要求甚高。所以每年因为英语受限的不在少数。后来复习的三个多月里,主攻了三块:单词、阅读和作文。单词是基石也是重中之重,最后的贯通就是把近十年的生词在英语阅读里逐一标出弄成了生词本似的一遍遍温习,前前后后看了三四遍吧。阅读占了考研英语半壁江山,我是将近十年的阅读做了三遍(一遍做题标生词,二遍全文翻译看思路,三遍整体回顾并注重解题技巧),用的丁晓忠真题超精解和黄皮书附送的一本《考研英语应试精华》。作文的话,跟着老师走,背了背真题范文研究下遣词造句及思路,后期的大招自然是整理的几个万能模板。至于翻译、完型和新题型,把上面三大块抓牢做好的前提下,结合真题做做应该也就没啥大问题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决策制定、组织行为、战略规划等多个方面。你需对每个核心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什么是有效的领导风格,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整个学科的骨架,是你答题的基础。
熟悉并理解各种管理理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再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这些经典的理论不仅需你,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凭比较和对比不同理论,你形成更全面的视角,这对分析实际问题非常有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管理学综合往往会有大量的案例题,考察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多阅读各类管理案例,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训练自己批判性思维。学会用理论去解释和指导实践,这是提高案例分析能力的关键。
定期复习和模拟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管理学知识繁杂,不及时复习,很容易遗忘。你设置自有的复习计划,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次知识点梳理。模拟试题的练习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了解自有的弱点,并提前找到应对策略。
我特别强调的是,管理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尽可能地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分析团队是如何做决策的,或者评估一个企业的管理效率等,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