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第二次复习阶段,我兼顾着快速通读《大纲解析》,以巩固记忆,同时疯狂地解决肖秀荣的1000题集。初次做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仅仅做一次并不足以见效,需要多次重复。到了第三次重做时,我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那时我发现错误率已显著下降。我想强调的是,关键不在做题的数量,而在于质量。完成1000题后,我决定购买一本风中劲草,它的彩色页面和分门别类的重点标记使阅读体验极佳,对于后期的背诵特别有帮助,能让人一目了然。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千万别让参考书混淆你的思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至关重要。大约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接触十年真题,初期只专注于做选择题来提升手感。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参考资料,我极力推崇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籍,我自己大约研读了五次之多。如果训练得当,你绝对会有充足的时间应对考试,我甚至提早一个多小时完成了试卷,并且从容地检查了两遍,直到耐不住考场的沉闷才提前离场。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发现英语复习往往投入巨大精力,却短期内难以见效,考试后甚至怀疑复习的效果。这实际上涉及到正确的方法。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英语的学习,我相信大多数人都遵循这样的步骤,由此可见英语的重要地位。毕竟,掌握一门语言确实需要长期的沉淀,但也必须找到一种科学且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尤其是针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英语的复习中,真题的作用举足轻重,务必深入理解每一道真题。然而,如何有效地运用真题,其中大有学问。有些同学急于求成,短时间内匆忙完成多年的真题,一次性做多篇阅读理解或整套试题,仅仅核对答案和简单思考,之后便转向模拟题。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真题资源的重大浪费,模拟题与真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再优秀的模拟题也无法复制真题的水平,因为真题是由命题专家花费数月精心设计的,其难度平衡、选项设计和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无法模拟的。我自己通常一次只专注于一篇真题阅读理解,以实际考试的速度全心投入,然后对照答案和解释仔细分析文章、题目和选项,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随着时间推移,我会更熟悉真题的出题逻辑,做题的感觉也会更好。我不主张花费大量时间单纯记忆单词,觉得那样效率不高,而是通过做模拟题来积累词汇。至于作文,我的成绩一直不理想,也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办法,我觉得关键可能还是日常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在于逻辑门电路,如AND、OR、NOT、NAND、NOR等。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凭这些基本元件构建更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布尔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系统的重要工具,要熟练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动手实践不可忽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凭实验真正理解和掌握。你利用面包板和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进行模拟操作,或者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进行虚拟实验。这样不仅加深理解,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对数字集成电路的理解,比如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要理解它们的功能特性,以及如何用它们实现各种数字系统。了解并掌握VHDL或Verilog HDL等硬件描述语言,能够帮助你从更高的抽象层次去理解和设计数字系统。
,对数据编码和通信部分,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ASCII码、BCD码等编码方式。对串行和并行通信,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知道如何计算波特率和传输速率。
定期做题和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参考教材后的习题,也找一些历年试题进行练习。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反思错误,找出知识点的盲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