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不感冒,9月份我才买了肖秀荣老师的全套资料。我边上课边开始认真做题,遇到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老师会把题目的每个选项都分析的很清楚,特别有帮助。因为记性不好,经常一边做一边忘,这也一度让我很挫败,但还是得坚持做,效果还是有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起,务必启动全面复习!我对某些人的观念不太感冒,他们强调反复阅读某本书或刷了多少次题。数学不是光看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坚决避免查阅答案!我总共对全书进行了三次演练,初次尝试可能会感到缓慢艰难,很多问题都解答不出,但这无妨,你应该做好标记,以便下次能迅速定位未解的难题和知识盲点。标记具有关键意义,它影响你的后续复习规划。例如,打上√代表完全不懂,?表示因粗心犯错,※则意味着你可能只掌握了部分知识或需再次温习。每一次重读都要有价值,避免重拾书本时已忘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已经熟练,这样可以为第二次复习节省时间并突出重点。第三次研读全书时,并非逐题重做,而是专注于常犯错或难以解决的题目类型,进行再练习和总结。遗憾的是,尽管如此,最后仍有少数题目未能彻底理解。完成全书的第三次梳理后,我就把它当作词典使用,遇到陌生知识点时随时查阅。最后两个月,我专心攻克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剖析不解之处,直到完全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仍是词汇积累,起初我只是草率地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将其搁置,转而直接投入真题的练习。然而,在我用模拟试题评估考研准备时,我发现成果并不如预期,尽管熟记了一些常考词汇,但许多基础词汇依然陌生。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包含一些未曾出现的新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务必对此谨慎对待。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单词记忆,几乎每天都从头至尾复习。阅读理解方面,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练,每日坚持做一些篇目以保持语言感觉,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明确错误所在。对于令许多人头疼的写作部分,初期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通过背诵模板,针对不同主题的作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写作时则按照这些范文的框架模仿,逐渐能够独立创作。我大概每星期写一篇作文,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写作,因为脑海中积累了太多的精彩句型。那时,你的困扰可能就在于难以抉择使用哪一个最佳。到了那个阶段,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与系统"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信号的基本性质,如连续性、周期性和线性,以及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掌握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这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熟练掌握运算符和变换工具。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重要工具,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的是,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傅立叶变换在时域和频域的对应关系,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如何扩展了傅立叶变换的应用范围。
再者,熟悉并掌握系统稳定性分析。对LTI系统,通常凭根轨迹法或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来判断其稳定性。这需你对复数有深刻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的系统模型上。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滤波器设计、通信系统分析等,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我还要强调一点,团队学习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仅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也能增强记忆。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往往能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