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红宝书是出题的来源,除了时政题,基本上所有的选择题都可以在红宝书中找。所以,红宝书至少要过三遍;肖四、肖八是用来解决政治大题的,最好都要背熟,这样才可以在考场上有话说;任四的话出题风格和肖四不太一样,但是,选择题一定要做一下。至于风中劲草和1000题,选择一套就好,这两套书都是比较细致的帮你记忆基础知识。真题的话就是在冲刺阶段用来练练手感。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来讲,每天就看看自己总结的易错知识点,背背定理公式,隔几天抽早上的时间模拟一套卷,张宇的冲刺8套和最后4套,虽然有点难,但是有帮助,让你提前感受考场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反倒上了考场时间控制的还好!记得最后要把最近的真题好好模拟一下,最近两年的试卷很能反映考试的难度和侧重点。全书再看一遍的时间是不够了,所以就翻着看,遇到弱项多看看就好,熟练的地方直接跳。每天一定还是要做几道题,不要把手感丢掉。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尝试使用那本厚厚的红宝书来记忆单词,但很快便感到挫败,因为看到的大部分单词都不熟悉。于是,我转向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这本书分为30个单元,先讲解单词,然后分析实际的试题例句,每个单元大约涵盖三个主题。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它,通常早上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个。按照这种方法,我能记住不少单词,并且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毕竟单纯地死记硬背确实很枯燥。之后,我在暑假期间复习了一次,然后在十一月再次启动复习。后来我又购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10天和20天的计划,我建议选择20天的那个,因为10天的计划太紧凑,很难挤出那么多时间。我总共就看了这三本书,如果你的记忆力强,其实选择哪一本差别不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原理是理解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它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活动,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供求理论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理解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掌握价格决定机制和市场失衡的调节过程。了解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进阶主题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宏观经济学,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等是核心内容。要清楚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的原理,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式,并能分析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开放经济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也需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用经济学的逻辑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案例分析题,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理解。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是经典的入门教材,讲解深入浅出。还阅读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比如保罗·克鲁格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作品,以拓宽视野。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新的启发,这也是锻炼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