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规划不必太过急切,我大约在九月下旬才开始复习。大纲解析我只浏览了一部分,感觉内容繁多且杂乱,于是转向了风中劲草系列书籍,发现它们非常有用,尤其是配套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到了复习后期,我主要做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以及他那本包含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书(书名记不清了)。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别再迷信政治客观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可循。我做完题目后还有大量时间,便将选择题的答案集中比较,试图找出差异,结果却适得其反,原本答对的题目都被我改错了,真是令人懊悔。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先过一遍课本,简略点就可以,相当于温习,熟悉了内容之后,便可以看复习全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看,看完一部分后配以660道题,至于课本的课后习题,不建议去做,量大耗时,吃透书足以。复习过程中对待错题要重视起来,要不断回顾以前的错题,准备个错题集,定期回顾,不要执着追求难度,把最基本的题做好,你就拿下数学了。需要说明的是,数学试题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到了第一道题固定出什么,第二道题固定出哪个部分的境地,同样,数学有科目的通性就是量大,所以对解题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做的就是又好又快。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中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历年的真题。在6月至7月期间,我完成了第一轮的真题练习。如果有的同学时间紧迫或者复习安排不足,可以适当减少刷题次数,但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强烈推荐多加练习,并且最好能预先设定好学习计划。如果你打算做2002年前的旧版真题,可以在完成近几年的真题一到两遍之后开始。做真题时,应按套完整地进行,并控制好时间,大约每隔三到四天完成一套。我当时的习惯是做完后还会深度解析整张试卷。做题的顺序可按照:作文、阅读、匹配、翻译、完形填空来安排,这样的步骤能使复习更为稳固。此后,你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真题以巩固知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力学性能、腐蚀与防护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关键。对晶体结构,你需深入理解晶格类型、晶向和晶面指数,以及晶体缺陷的概念,这对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对相变,要搞清楚固态相变的各种类型及其机理,特别是马氏体转变和奥氏体转变。至于力学性能,不仅要知道各类材料的基本强度和塑性指标,还要理解应力应变曲线背后的物理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你先从教材的大纲开始,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子主题列出来,逐渐填充具体内容。这样帮助你形成整体观,避免陷入细节中无法自拔。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整理笔记,深化理解和记忆。
做习题和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河海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更要学会应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材料失效的原因或者设计实验验证某个理论,这样的练习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应对各种情况。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激发思考,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不要忽视教授的课堂讲解和答疑时间,他们往往能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定期复习,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不是临时抱佛脚。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够克服。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保持积极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你会看到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