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基础比较好,因此政治的复习也开始的比较晚,我没有买大纲,买了肖秀荣的真题、形策、肖八、肖四,风中劲草以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点图鉴,对于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不用开始的太早,我个人是九月份刷了刷真题,正式开背是10月底,那对于高中是理科的同学,7月份开始也就可以了,每天时间不用太长,其次我认为政治的模拟题可以做,但是不要看得太重,模拟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你记忆细节,要找题感还是要做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政治的选择题有很强的时效性,从历年的真题看下来你就会发现,大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很多时候选择题的选项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说法或发展结果而已。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没有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做真题阅读,看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从12月到8月,黄皮书阅读看了4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手机安装了金山词霸。阅读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有的阅读我都能背下来了,顺便也把写作练习了。我也没有单独练习写作,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记在笔记本上。感觉写作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结果也是很显著的。后来发现有的长难句读起来还是由困难,就买了本语法书。到开始的时候,没有看完。但是帮助很大。英语我看的书并不多,但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细致的看。看的特别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规律,比如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规则,词义的变化规律,句子结构等。学习时,我会配合使用《现代汉语》这样的教材,并凭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我也会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凭阅读报纸、小说等提高语感。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语文网,进行自我测试,以此提升我对汉语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包括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建议大家阅读《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等经典书籍,理解并掌握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参与模拟教学活动或者志愿者教学,能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我曾经在社区组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这些实践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也注重整理笔记,将复杂的内容简化,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我还参加了考研复习小组,定期讨论,互相答疑,这对我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