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国别和区域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主要就是靠背,一战时我自认为是文科出身,很多相关的内容高中就学过,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对待,算是拖了后腿,这是血一般的教训。二战痛定思痛,考前半个月咬牙去背、去理解。总之对于政治我用的是背这种最笨的方法,应该也是考研人最无奈最有效的方法。政治背过的内容有积累后,每天相应地做相关的选择题,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我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也用铅笔做,全部做完后擦掉重做。第二遍做完标出做错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划出相关内容,之后重点看。第三遍着重做原先做错的题,加深印象,并且也节省了时间。政治复习我是从九月末开始的,太早开始容易把背过的东西忘掉,也浪费了时间。临近考试除了做选择题外,我也练了主观题,这有益于在考场上有做题的手感。原先听老师说过考研政治要将空白部分全部填满,这也算是一条经验吧,至少改卷老师不会觉得你无话可说。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时间记忆词汇,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因为这过程确实枯燥艰难,但绝对值得付出!仅仅过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单词书起码要翻上五六次。我个人使用的词汇书籍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对于复杂的句子,不必过于纠结其语法结构,毕竟考试中并无专门的语法题目,不过理解并掌握长难句分析会对你的英语水平提升大有裨益!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很关键,即使文章内容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也可以依据文章的逻辑结构来解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不求甚解!再次强调,词汇记忆至关重要,如果不背单词,尽早放弃考研的想法。阅读逻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听说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程也挺好,不过我个人对他不太感冒,听他讲解长难句时,总感觉他在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种小题大作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实践俄语、实践日语和综合韩国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语言的应用能力。每天坚持阅读、听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你选新闻、小说或者学术文章,既提高理解力也能增加词汇量。口语练习同样关键,找语伴进行对话,模仿录音,提升语音语调。语法部分则需凭做题来巩固,对每一种句型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对实践日语和韩国语,了解其文化背景也极其重要。观看日本和韩国的电影、电视剧,阅读他们的文学作品,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语言。定期复习也是必要的,将学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再者,国别和区域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建议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知识点,这样帮助你理清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关注时事,尤其是与目标国家相关的新闻,你在答题时有更多实际案例支撑观点。
考试策略也很重要。对语言类科目,理解题意后要快速做出判断,不要在难题上耗费过多时间;对国别和区域学基础,答题时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尽量做到论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