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必急于提前准备,毕竟时间和必要性都不允许,待到考试大纲公布后再着手规划也不迟。初期的政治复习不需要过分依赖机械记忆,因为大部分论述题的差异并不显著,分数的关键往往在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其次,政治学习强调的是领悟力,尤其体现在主观题部分。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需要去领会其内涵。我还记得当时中午阅读后,午睡时都在思考,马克思的思维真是深邃,竟然能构思出这样的理论体系,呵呵......虽然政治内容繁多,但并非无章可循,如果按照时间线索去学习,许多概念会变得容易理解,这就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思考。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的重要性想必不需要我多说了,我就说说其他部分吧。真题做完之后,我又做了张剑150篇(提高篇)。每天做4篇阅读,第二天来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自己阅读陌生文章的能力,消除阅读陌生文章的紧张感。因为真题已经做了很多遍,再看的时候答案基本都记住了,文章也非常熟悉。只有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使自己在考场上看到一篇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章也能快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解题。10月份开始就好。建议用王江涛的高分作文,看一下历年高分作文大家就会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用的都是常用的单词,加几个精彩句型。看一下每个话题的高分作文,把这一话题能套用的精彩句型总结下来,这些句型一定要背熟,一个话题选一篇符合自己口味的文章来背就可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等多个领域。这些知识点繁多且深入,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我建议大家先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明确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逐步填充细节。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和过程是最基本的。尤其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这些都是常考点。对这些理论,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
教育史的学习,我建议按照时间线梳理,了解各个时期教育的发展变迁,特别关注重要教育家的思想及其影响。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事件等。
教育心理学部分,理解和记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以及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这些都是必考的内容。也要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学效能感等问题。
教育法规部分,要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等核心法律,理解它们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将每一章的重点整理成笔记,既帮助深化理解,又方便后期复习。大量的真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试题把握出题趋势,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