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大题我背了肖四和小黄书。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大题的背诵可以选择两个老师的冲刺资料,因为虽然大体中的重点非常明确,但是不同老师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大题分差不太大,大家没必要把重点放在大题提分上,基本大家政治分差不大,大题分差更是很小很小。因为肖4出得比较晚,可以先看其他小众老师的压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六月中旬,即在暑假来临之前,需全面研读数学综合教材,如选用张宇或李正元的著作,并配合李永乐的线性代数教程。确保覆盖所有书中提及的概念与知识点,不容有任何遗漏。同时,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此阶段只需搭建大致轮廓,不必过分苛求完善,留待后期冲刺阶段再逐步细化和完善,以确保更具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暑假前夕启动了英语学习,首当其冲的是攻克词汇关。通过研究真题中单词的出现频次来记忆,这种方式让我觉得效率颇高。暑假期间,我坚持每日下午专门抽出时间来复习英语,尤其是阅读理解,这是个关键点,需要不断操练。我个人认为英一和英二的难度相差无几,因此我两者都进行了练习。我使用的参考资料是陈正康的,效果很好。进入十月,我开始使用唐静的翻译书,它给我带来了不少帮助。至于写作,我选择了王江涛的教材,每天背诵并默写一篇文章,后期我自己构建了一些模板,经过老师的修改指导,就足够应对考试了,这样在考场上能节省很多时间。我认为英语备考并不需要额外的阅读材料,二十年的阅读真题已经绰绰有余。即使我将阅读部分做了七遍,也不敢确保全对,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选项背后出题人的意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固体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其性质。在这个领域,你需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包括晶格结构、能带理论、载流子行为等。晶格结构是固体物理的基础,理解各种晶体结构(如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至关重要。晶体的周期性决定了它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这是理解后续知识的关键。
能带理论是解释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性质的核心。你需理解能量-动量图,了解价带、导带和禁带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材料的导电性。特别是对半导体,其掺杂特性和PN结的工作原理,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载流子的行为,包括电子和空穴的漂移、扩散、散射等现象,也是需深入理解的部分。这涉及到电流的形成、电阻率的计算以及热电效应等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概念和理论联系起来。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实践来深化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电子科技大学的试题往往注重理论的应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设计实验或解释实验结果,会非常有助于复习。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也非常重要。比如,“固体物理”一书,作者为刘恩科,是许多学生推荐的经典教材,它详细且深入地讲解了固体物理的基础知识。网上的课程、论坛和讨论组也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讨论机会。